一、挖苗。在晚秋和春季均可挖苗。晚秋宜在落葉后至封凍前進行,早春宜隨挖隨栽。挖苗前,如果土壤干旱,應提前3-5天澆透水。挖苗時切忌傷根過多,至少應保存有幾個20厘米長的側根。用拖拉機帶起苗犁起苗,既省工又能保證苗木根系的長度,應推廣使用。挖苗中,要避免碰傷地上部分,根系傷口有毛茬時應剪平,以利于愈合。起苗后經消毒處理過的苗木,如不及時栽植,就要進行假植或采用其他方法貯藏。假植時,可以每排放置同種、同級、同樣數(shù)量的苗木,有利于以后苗木的統(tǒng)計調運。
二、假植。秋季起出的苗木,在春季定植或需外運的,須在土壤凍結前進行假植。假植有臨時假植和越冬假植兩種。①臨時假植,是起苗后不能及時出圃栽植,臨時采取的保護苗木的措施。假植時間較短,可就近選擇地勢較高、土壤濕潤的地方,挖一條淺溝,溝一側用土培——斜坡,將苗木沿斜坡逐個碼放,樹干靠在斜坡上,把根系放在溝內,將根系埋土踏實。②越冬假植,是秋季苗木起苗后來年春季才能出圃,需要經過一個冬季而采取的假植措施,宜采用假植溝埋藏。其方法是:選避風、高燥、平坦、排水良好、離苗圃近的地方,挖假植溝。溝寬1-1.5米,深60-70厘米,南北延長,東西排列,長度不限。將苗木向南成45度角傾斜。排放在假植溝里,根部以濕沙土填充埋壓,培土高度應達到干高的1/2-2/3。假植時,每層苗不宜過厚。為使砂土與苗根密結,可適當灌水,使其沉實。假植溝的四周,要挖好排水溝。苗木少時,可將苗木窖藏于窖內,根部用濕沙培實。春暖時要經常檢查,防止栽前發(fā)芽或發(fā)霉。
三、苗木的貯藏。苗木的貯藏是指在人工控制的環(huán)境中對苗木進行控制性貯藏,可掌握出圃栽植時間。苗木貯藏一般是低溫貯藏,溫度0-3℃,空氣濕度80%-90%,要有通氣設備。一般在冷庫、冷藏室、冰窖、地下室貯藏。在條件好的場所,苗木可貯藏6個月左右。四、苗木的包裝和運輸。短途運輸?shù)纳介纾话忝?0-100株一捆,根部用保濕材料包嚴。運輸時間為一天以上的苗木,必須細致包裝,根部應充填濕草,以保持一定濕度。運輸途中,要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干燥,應及時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