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要知道在古代酒是最常見的飲料,可以說除了水,就是喝酒了,而茶就不一樣了,只有富貴人家才喝得起,況且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把毒藥放進茶里肯定是會降低毒藥的毒性的,再者如果把毒藥放進茶里茶的味道就變了,還沒到嘴里就聞出來了,要是喝到嘴里感覺味道不一樣指不定就吐出來了。
古人把毒藥下在酒里而不是茶里,先得看一看古人是怎么喝酒和喝茶的,而且還要明白,當時要飯的也能喝到酒,但是一般的富翁也不一定能喝到茶——在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酒是比茶更常見的飲料。當然古代那種隔夜就酸的酒可能也就是今天啤酒的度數(shù),酒精含量極低,所以不會破壞中草藥提煉出來的生物制劑毒藥——要是把哪些古代的毒藥放在今天的酒里,可能就要變成補品了——越毒的蛇泡酒功效越好,但那要是白酒,要是泡在啤酒里,喝了可就要命了。
古人喝茶可不是泡茶,那是要把茶葉放在水壺里煮開的,也就是烹茶?,F(xiàn)在還有很多地方保留了古代飲茶傳統(tǒng),比如現(xiàn)在的罐罐茶,就是在罐子里倒上水在爐子上燒,等茶葉被燒開的水溢出好幾次,再將燒開的水倒進杯子,然后再給罐罐里加水,繼續(xù)燒,邊燒邊喝,經(jīng)過長時間的烹煮,就是河豚也會被煮得沒了毒性。
古時候的毒可不像大家在小說中看到那樣是無色無味,大多數(shù)毒藥都有刺鼻的味道,畢竟當時的技術就在那里擺著,茶的味道一般是蓋不住毒藥的味道,如果說有人喝茶的時候,突然聞到味道不對,即使喝不出是毒藥,也會順手給倒掉的,酒可不一樣,酒本來就是沖鼻的,能夠蓋住毒藥的味道。
古代人下毒不是一定要下在酒里的,飯菜里也會下毒,只不過各種影視劇中每次有下毒的場景都會下在酒里,人們就形成這種思維罷了。真實的歷史中,各種途徑下毒都有可能,不一定非得在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