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苗木的種植密度都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距離,也就是苗木栽培的株距和行距。近幾年,不少從我們園林苗圃購買了蜀檜的客戶,他們對于小苗的栽培不知道應該是多少,因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因此,將蜀檜栽植的距離弄的很近,蜀檜長到50cm到1米高度時,尚可以維持,再大一些,因一時難于將蜀檜地里的蜀檜抽賣,造成植株之間無縫隙,在炎熱的夏季高溫下,蜀檜下部開始枯死,久而久之,蜀檜下部脫腳。于是,紛紛打來電話詢問,有沒有關系?
蜀檜的價值,除了體現(xiàn)在生長高度上,蜀檜下部脫腳的高度高低,卻是衡量蜀檜質(zhì)量的最首要標準,下部枯脫得蜀檜,無論它長到多高,上部質(zhì)量有多好,這樣的蜀檜價格也會大打折扣。而且,隨著蜀檜越長越高,本來應該越高越值錢的蜀檜,結(jié)果,只能賣原來一半的價錢,蜀檜滯銷的時候甚至賣不出去。
蜀檜樹木不像其它苗木,它有一個頑固的特點,就是一旦下部枯死以后,無論長到多高,這些已經(jīng)枯死的枝葉都不會再發(fā)出新枝來。
園林苗圃早年就是蜀檜密植的受害者,因此,對于蜀檜密植的利弊尤為清楚。又到了蜀檜價格跌宕起伏的關鍵時候了,這里不妨提醒各地種植蜀檜的朋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過度密植蜀檜,否則,追悔莫及。
蜀檜苗木栽種的科學合理的密度,并沒有一個不變的定論,主要根據(jù)苗圃對蜀檜在多大的高度出圃來設定。但有一個不變的標準,就是蜀檜栽植一定不能靠在一起,如果蜀檜長大以后沒有及時出圃,靠在了一起,一定要想辦法間隔著賣掉一部分,即便價格低也要賣一部分,不然,整田蜀檜都要受影響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