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請問貝母的種植技術以及貝母的產(chǎn)量?
姓名:余進 單位: 聯(lián)系電話: 2010-10-06
專家解答
您好!
百合科貝母屬(fritillaria l.)種類繁多,分布全球各地,歐洲非常盛行。我國各地種植較多、面積較大的有平貝母(f.ussuriensis)、暗紫貝母(f.unibractea-co)、甘肅貝母(f.przewalskii)、棱砂貝母(f.delavayi)、浙貝母(f thunbergii)、伊貝母(f.palliflora)、湖北貝母(f.hunpehensis)、新疆貝母(f.walujewii)、川貝母(f.cirrhosa)及其變種康定貝母(f.cirrhosa var.ccirrhosa)等,其中川貝母干燥鱗莖是我國傳統(tǒng)名貴藥材之一,具有清涼熱潤肺?;抵箍?、開郁散結(jié)等功能,用于治療熱肺、痰多胸悶等癥,具有良好的功效。而荷蘭、英國、法國等歐美國際栽培也較多,且多以觀賞為目的,尤以花貝母觀賞價值最高,育成的品種也最多,高桿品種適用于庭院種植,布置花境或基礎種植均可,矮生品種則適合盆栽,觀賞性極強。
花貝母又名皇冠貝母,原產(chǎn)于土耳其北部至南亞北部地區(qū),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挺拔,株高60cm-100cm,地下具肉質(zhì)肥厚鱗莖,葉片互生,淺綠色,波狀披針形,長7cm~15cm,先端卷須狀,花較大,花被鐘狀倒垂,長6cm左右,多朵聚生莖頂,有紅、黃、橙、紫等多種顏色,蒴果,膜質(zhì),春季開花,花期持續(xù)2~3周,秋季果熟。
花貝母性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怕炎熱,忌積水。可用播種、分株或扦插養(yǎng)殖。播種宜在春季進行,發(fā)芽適溫為23℃—25℃,播前種子需經(jīng)濕沙層積處理,播后10-15天即可發(fā)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開花。分株多在秋季進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后將鱗莖挖出,沙貯于23℃~25℃的環(huán)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種植。扦插則是以生長健狀的鱗莖上的中層鱗片為扦穗,只需將其插入沙床后保持濕潤,當年即能長出小鱗莖,但需經(jīng)過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開花種鱗莖。
種植花貝母需選擇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質(zhì)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機肥或魚和骨粉均可;盆栽則宜使用腐殖土、園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質(zhì)。秋季9-10月為種植適期,地栽株間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氣候寒冷的地區(qū),需覆蓋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時追肥1次,促進莖,葉生長。平時保持土壤濕潤,晚春開花品種花期適當遮陰品質(zhì)更好。生長期間易受葉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別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和1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后,進人休眠期,可留土過夏,但土壤不宜過濕,避免地下鱗莖腐爛,也可挖起貯存于陰涼通風環(huán)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爛病發(fā)生,除對鱗莖消毒外,還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防治。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