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茶葉,不僅可以沖泡還可以吃掉
茶葉,因含有多種價值極高的營養(yǎng)成分,被古今中外公認為最具養(yǎng)生保健和醫(yī)藥功效的三大飲品之一。在中國,茶葉主要用開水沖泡。然而,有一種顛覆性的觀念在業(yè)內已成共識:據科學測定的開水“沖泡”茶葉,茶葉里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僅僅溶于水中的大約30%;另有70%的有效營養(yǎng)成分,都被當做“茶葉渣”扔掉了!實驗證明:“吃茶”比喝茶能更多更充分地汲取營養(yǎng)物質。
完整繼承中國宋代“吃茶”傳統(tǒng)的日本抹茶,就是沿襲了“吃茶”的方式,100%完整享用茶葉營養(yǎng)。這或許應該是日本多年來一直成為世界第一長壽大國的秘密之一。
抹茶,并不等于綠茶粉。國際市場上使用“抹茶”(matcha)二字有嚴格限定,凡不是天然石墨碾磨的不得稱作抹茶,凡是沒有使用抹茶原料的產品絕對不允許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而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抹茶和綠茶粉頗有些魚龍混雜(因為是奢侈品和普通產品的差別,所以尚無標準限定),普通消費者是很難區(qū)分真假的!綠茶粉和抹茶,不僅僅是享用習慣和營養(yǎng)攝入上有很大差別,從經濟效益上講,價格相差也在十幾倍以上。
抹茶,不僅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近年在歐美等國家也大受歡迎,從而帶來日本抹茶出口量連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