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種子采收及處理
選擇優(yōu)良的馬櫻花植株進行采集種子, 是培育馬櫻花的關鍵。馬櫻花的種子非常細小,不容易收集,采集種子的時候,一般選擇健壯、發(fā)育良好, 花大且色彩鮮艷、開花較早、果實飽滿、無病蟲害、向陽生長的植株作為采種的母樹,樹齡一般要在10年以上。每年10月是采收種子的最佳時間。適時采種可獲得較高質量的種子。采種時要注意,等小果子慢慢變成為黃褐色, 果皮由柔軟變?yōu)閳杂惨姿? 且頂部出現(xiàn)破裂時, 表明種子已完全成熟, 可以立即采收。如果過早采種, 種子發(fā)育不全, 會影響種子發(fā)芽率。采種時, 一般選擇在無風雨的晴天進行。種子在采收后,要放在陽光下照曬或于爐火旁烘烤, 直至種子完全干燥。其間, 應用木棍輕輕拍打, 并經(jīng)常翻動, 使種子脫離果皮。待種子完全脫落出來后, 收集種子, 裝入布袋或紙袋中, 于通風干燥處儲藏。在儲藏期間, 應經(jīng)常檢查種子, 防止發(fā)霉、結餅或蟲蛀等現(xiàn)象發(fā)生。
2 苗甫地的選擇
育苗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選擇適宜的苗圃地十分重要。苗圃地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馬櫻花的產(chǎn)量、質量和育苗成本。苗圃要選擇在移栽地附近或其中心地 區(qū),使培育出的苗木能適應移栽地的環(huán)境條件,減少苗木長途運輸,降低種植成本和因運苗使苗木失水過多,影響種植成活率。苗圃地應盡量設在交通方便,有水源 的地方,以便于育苗物資、苗木的管理及運輸。土壤是供給苗木生長所需水分、養(yǎng)料和空氣的場所,又是根系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馬櫻花培育偏好采用由珍珠石、蛭 石、鋸末、泥炭、蘭花泥、松針葉腐殖土、苔蘚等配制的基質。因為,這些土壤結構疏松,透水性和通氣性良好,吸肥能力強,溫度變化小,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 根系發(fā)育,同時又便于土壤耕作、除草、松土和起苗作業(yè)。馬櫻花是嗜酸物種,土壤的ph值一般要在5.5~6.5之間,應注意選擇酸性的圃地。苗圃必須具備 灌溉條件。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條件下才能培育出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的苗木。苗圃如果無水源不僅不能得到壯苗豐產(chǎn),而且還會延長育苗年限。因此,在選擇苗圃地 時,要設在水源充足、灌溉方便,交通方便、通風向陽、地勢平坦、能避大風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層一般要有約1 m厚。
先在入冬前把地翻好,在太陽下曝曬,第二年年春季把地耙平, 將土打細, 挖出長方形地塊。地塊寬度1. 2~1. 6 m, 長度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對于易積水地,修成苗床高于地平面的方式進行培育, 以高20~30 cm為宜; 對于水源較為緊缺的地方, 修成苗床低于地平面的方式進行培育, 深度以10~15 cm 為宜, 有利于保溫保濕。苗床地塊分割間距40~50 cm, 便于苗床管理。對于已種植過農作物的地塊, 也可作馬櫻花的苗床地。但是, 使用前必須除去雜草, 并進行徹底的土地翻耕和消毒。
3 播種
馬櫻花的播種時間一般在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播種前, 將儲藏的種子用布袋包好, 放于浸種的容器中, 加入含1%洗衣粉的溫水, 并認真搓洗布袋2~3次。溫水以浸泡完布袋為宜, 水溫控制在25~35℃。浸泡1 小時后, 濾干水分, 用清水反復沖洗種子, 直至除去洗衣粉。取出種子放入盤中, 于20~25℃條件下進行催芽。10~20天后, 種子膨脹, 取出種子進行播種。采用撒播的方式進行播種。將處理好的種子放入播種盤中, 加入篩過的細土, 混合均勻后, 輕輕撒在苗床表面, 然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松針, 以保持濕度。松葉厚度以3~5 cm 為宜。用竹竿做塑料拱棚保溫,防止雨水沖擊種子和幼苗。
4 苗圃管理
播種20天左右, 種子開始露白發(fā)芽。這時, 可除去40%松針葉, 適量噴灑水分以保持濕潤, 以利于種子根部伸長入土。待子葉完全展開后, 再揭去50%松針葉。待苗葉長出2~4 片后, 應及時追肥。馬櫻花苗根細如發(fā)絲, 吸肥能力較弱, 應做到適時施肥, 薄肥多施。在馬櫻花苗期, 以氮肥為主。在施肥初期,一般采用0. 1%尿素溶液進行噴施。隨著苗木不斷生長, 需肥量加大, 可適當加大尿素濃度, 并適當補充一部分磷、鉀肥水, 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 抵抗病毒。由于環(huán)境濕度大, 馬櫻花易發(fā)生病蟲害, 特別是在幼苗生長期較為嚴重, 因此, 在培育幼苗過程中,應經(jīng)常檢查苗床。發(fā)現(xiàn)病蟲害后, 應及時處理。馬櫻花育苗期的主要病害有褐色斑病、葉腫病、根腐病、葉斑病等。在苗期應經(jīng)常對苗床噴灑退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農藥, 以防為主。
5 栽植措施
馬櫻花樹苗移栽時間在早春土壤解凍后立即栽植,一般為2~3月份。栽植前仔細整地,在平地栽植可挖直徑1m、深0.8m的穴。穴內先填約一半深的改 良土壤,把苗放入穴中央,使苗根向四方伸展。少量填土后,微向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行輕踩。栽苗深度要使最上層的苗根距地面5cm。栽好后做一積水 窩,并充分灌水,最后用固定物支撐,以防刮風吹倒。
6 生長期管理
生長期管理。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銨、硫酸亞 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馬櫻花樹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20cm的環(huán)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于根系 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huán)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
7 修剪養(yǎng)護
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另外,一般馬櫻花樹干上長出許多枝條時,應保留若干長勢健壯的枝條,其余全部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 透光。修剪后的枝條要及時用藥物消毒傷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導致腐爛。馬櫻花經(jīng)太陽長期的曝曬,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應及時將其除掉并進行消毒 處理。之后,用腐葉土及炭粉包扎腐爛部位,促其恢復正常生理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