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我17年認識的茶友,他17年的時候在我這邊買了一些普洱茶,準備品嘗一下陳化之后的普洱茶是什么滋味。
前幾天剛打開想要品嘗一下,老李就給我噼里啪啦發(fā)了一串消息,說:“老紀,你看看這普洱茶上面怎么有一層絨毛,按理說我的存儲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雖說我在南方,雨水較多,但是雨天我也是格外注意的。“
“而且,最奇怪的是聞起來也沒有霉味,還是普洱茶的那個茶葉的香氣,我也嘗了,也是沒有什么毛???這是怎么回事?”
看完發(fā)給我的照片,我就明白了。其實那個“毛”是茶葉本身帶有的茶毫。我讓他別急。
笑了笑,這么和老李說:”老李,你看到的那個是茶毫又叫茶毛。它是茶葉芽尖上面長的細小的絨毛,一般我們叫它為茶毫。這種絨毛一般是分布在茶樹的頂部,或者是幼嫩的芽葉上,而且鮮葉的嫩度越嫩,那么茶葉的茶毫就會越多。“
“因為茶毫生于茶葉上,平時在喝茶的時候,就像老李你看到的那樣,便能看到干茶的條索紋理間生長著細密的絨毛。而如果發(fā)霉的話是不會這么均勻的,霉變的白毛一般是分布在茶葉受潮的部分。”
而且絨毛的多少也是和品種、季節(jié)、生態(tài)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就拿老紀家的普洱茶來說,買過的茶友也都清楚。我家的茶葉原料都是采摘于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生長的云南百年以上的古樹茶,而且都是我純手工炒制的茶。這些都不是臺地茶可以相提并論的。
聽完我的一番解釋,老李也是有點明白了。
說“我這是又長了一個知識點。那老紀,你詳細給我解說一下這個茶毫。”
那下面老紀就給茶友詳細說一下這個茶毫的事情。
1.什么是茶毫?
茶毫指的是茶葉芽尖和嫩葉背面生長著的細小絨毛,又被稱為“茶毛”。而茶葉的絨毛多長在茶葉嫩芽的下表皮,而且會隨著嫩芽的生長,茶毫也會隨之逐漸稀疏。在普洱界,對于絨毛的多少也是有劃分的。一般來說,絨毛的多少是劃分鮮葉細嫩和品質(zhì)優(yōu)良的一個標志。
就像老紀家的普洱茶,我家的茶葉的原料都是精選于原始深林中百年以上的古喬茶樹。原始森林環(huán)境下的茶樹,沒有經(jīng)過人為破壞和人工施肥等,所以古茶樹都是自由生長,茶毫自然也是越多。
而且平時愛喝茶的茶友,要是多加細心觀察一下,便會發(fā)現(xiàn)在一些干茶的條索文理間生長著細密的絨毛,或顯透亮、銀白,或金黃,這便是茶毫,而且有白毫、銀毫、金毫之分。
2.茶葉為什么會長茶毫?
茶葉背面的毫毛其實也可以說是茶樹品種的特征,不同的品種,毫毛的長度、密度、粗度、色澤、分布都是不一樣的。
就拿老紀家的普洱茶來說,生普的茶毫是很明顯的,尤其是老紀家選用的是古樹大喬葉為原料制作出來的普洱茶,原料越好,其茶毫越多,嫩度也就會較高,最終也就形成了金銀毫較多的普洱生茶。
而且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茶樹為了適應(yīng)溫帶環(huán)境,縮小葉片,并在最脆弱的頂芽上生出白毫,這些白毫具有一定的儲溫作用,可以保護頂芽免受傷害。
3.茶毫和茶葉品質(zhì)的關(guān)系
茶毫中富含多種有益于身體健康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如:氨基酸、茶氨酸、茶多酚等,所以茶毫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業(yè)界茶友們對普洱茶質(zhì)量的評價標準之一。
而且老紀家的普洱茶,無論是從采摘還是到最后的壓制成茶餅,這些都是經(jīng)過的是人工技藝,沒有經(jīng)過任何機器,不僅保留住了原始普洱茶的口感,茶毫也是很大程度的保留了下來,并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的脫落。
因此,茶毫的多少,也是幼芽和優(yōu)質(zhì)茶葉的標志之一。茶毫溶于茶湯中,因絨毛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其他的有效成分,也是一定程度的增進了茶湯的香氣和滋味。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茶友喝了老紀的茶之后,說“入口爽口,生津迅速,回甘持久”的原因。
不僅如此,茶葉在生長的過程中,茶毫的根部有分泌芳香物質(zhì)的腺細胞,能分泌芳香物質(zhì),因此茶葉上的茶毫越多,制作出來的茶品也就更具有香氣,茶湯的鮮爽度也就越高。除此以外,茶毫中含有的一些豐富的物質(zhì),這些也都是影響茶葉風味、品質(zhì)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