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盤表面秧根相互纏繞的現(xiàn)象叫串根。秧苗串根后會嚴重影響拋栽速度和秧苗分布的均勻度。秧苗發(fā)生串根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五條:一是秧盤裝泥過多,秧孔中泥漿與盤面相平;二是秧盤上泥時未掃凈盤面泥土;三是秧田長期灌水上秧板而使浮泥沉積于盤面;四是秧板過爛,導致秧盤下陷而使泥漿流入盤面;五是播種過密、秧齡太長而使秧根上抬。
防止措施:
(1)秧回要選擇地勢較高,排灌靈通的田塊,不宜選用漬水田,也不應與常規(guī)育秧放在同一塊田,以避免育秧期間漫灌引起秧苗串根。
(2)無論是采用泥漿育秧,還是干細土育秧,都要求裝泥數(shù)量適當,一般以孔深的1/2-2/3為宜,過多的泥土用竹掃帚掃出,并保持盤面干凈。
(3)秧板做好后隔幾天再放盤,切忌現(xiàn)做秧板現(xiàn)放盤,否則會引起秧盤下陷。早稻育秧最好采用免耕秧田。
(4)堅持溝灌濕潤育秧,育秧期間除追施化肥、揭膜或遇低溫寒潮時短時間灌水上盤護苗外,一般不在盤面建立水層,以防泥漿沉積于盤面引起秧苗串根。
(5)要嚴格控制播種量和秧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