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茶起于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于“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于“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一、茶葉的分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必需的飲品: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形成了具有濃郁特色的茶文化。按照其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分為六大類:
1.綠茶:
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制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于加工時干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清綠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qū))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占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tǒng)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2.紅茶:
紅茶與綠茶的區(qū)別,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后發(fā)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3.青茶(烏龍茶):
屬半發(fā)酵茶,即制作時適當發(fā)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4.白茶----是我國的特產。
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5.黃茶:
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岳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xiāng)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6.黑茶:
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fā)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qū),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云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
二、飲茶的講究
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
但喝茶也有一定講究,如果喝法不當易傷腸胃,茶葉的共性是提神醒腦,利水通便,生津止渴,清熱解渴,抗衰老,抗癌等等,這些常識就不細論了,說說大家所不知道的:1)綠茶,烏龍茶,茉莉花茶的藥性差別很大;2)綠茶的藥性不是一般人所認識的。
藥性的體會:
1.先談談綠茶: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綠茶是涼性的,寒性的,身體虛寒的不能喝,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不錯,綠茶的確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表現為涼性寒性的藥性,但另一方面,尤其是好綠茶,上等的綠茶,不僅僅有清熱寒涼的屬性,更有補腎之元陽的功效!!這一點估計沒有幾個人知道!!也就是說,綠茶實際上對于人體的作用而言,陰陽寒熱的平衡的!也就是它讓人體的陰陽保持平衡,既不會上火也不會受寒,而且補元陽,而且對于大腦,也不僅僅是興奮提神,更有保護大腦,這種保護是多方面造成的,不僅僅有直接作用于大腦的物質,還有間接作用于五臟六腑后綜合的對大腦的保護作用!提升大腦的功能!
一般人認為喝綠茶晚上睡不著,其實這又是一種誤解!當然綠茶是有興奮大腦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補腎之元陽,而且由于其涼性去心火,實則有安神潛陽的功效!實際上是過了興奮大腦的藥性之后,就是安定大腦的藥性的發(fā)揮時間了,也就是只要你白天喝綠茶,而夜晚一定能睡個好覺的,而且睡眠質量提高了!
2.對于烏龍茶,與綠茶的藥性是有較大的差別的:
(1)沒有綠茶補元陽的功效強,其更偏向寒涼
(2)烏龍茶有綠茶所沒有的功效:行氣解郁!因為其偏向寒涼,所以其活血行氣的能力比較突出!
(3)烏龍茶的藥性持續(xù)時間似乎沒有綠茶持久
3.茉莉花茶則是更偏向行氣,而且也沒有綠茶和烏龍茶的寒涼性了,各種功效都相對低
4.最有還有一點:
就是都是綠茶,不同的綠茶的藥性也會有一定的差別,龍井和毛峰還是不太相同的,感覺黃山毛峰補元陽的功效更強一些!而且盡量喝一級,特級的茶葉,沒有化學污染,否則不如不喝!
茶葉在養(yǎng)生,抗衰,益智,乃至抗癌方面都具有強大的功效,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重要的中藥!!所以強烈推薦大家多喝茶,多用茶用藥,并且仔細體驗發(fā)現茶葉的新的藥性,體會不同茶葉之間的微妙的差別,其實這也正是中藥藥性的來源與研究方法!!
何謂寒涼溫熱,何謂補元陽,補元氣,補中氣,何謂行氣活血,何謂安神提神等等,這些藥性其實都是可以親身體驗到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這也是中醫(yī)藥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