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沱茶好易藏,此種最佳屬鳳凰”,盛世之年,鳳凰于飛;雞祥如意,好運連連。
鳳凰沱是普洱沱茶中的傳世精品,也是云南最具影響力的普洱茶。
一、鳳凰沱簡介
鳳凰沱于1985年由南澗縣茶廠創(chuàng)制,由貴陽茶行銷售,90年代初便在臺灣市面上流通,廣受海內(nèi)外茶友歡迎。
鳳凰沱茶采用無量山優(yōu)質(zhì)茶葉為原料進(jìn)行壓制。無量山又名大圍子山,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就用了較大篇幅描寫無量山。
基本上市場上對于鳳凰沱茶的印象停留在熟茶的印象中,早期的鳳凰沱品飲感覺大致上與七三參香磚的口感相似。
但是,由于沱茶的賣相并不如餅茶來得踏實,售價不如餅茶來得高,再加上南澗茶廠停產(chǎn)后又有生產(chǎn)后期的鳳凰沱,使得市場的能見度略低。
造成此類茶品并不紅火,今天我們便來探討鳳凰沱的分類及包裝的差異。
鳳凰沱以茶性來分可分為:生沱與熟沱。熟沱茶面偏紅,大部份的倉儲均普通,茶韻表現(xiàn)偏熟。生沱倉儲狀況不錯,其茶葉配茶精細(xì),氣韻頗強,甜度醇厚。以目前沱茶在市場上流通,均以92年下關(guān)甲級沱茶為主力的情況來說,此等生沱實屬珍貴。
二、鳳凰沱茶的包裝特色
a、鳳凰沱早期的包裝均以油光厚黃紙為包裝,后期的鳳凰沱茶質(zhì)便偏薄,且紙的顏色略淺。
b、早期鳳凰沱的印刷較為精美,后期則十分粗糙,可分早期第一批、早期第二批、后期。
三、鳳凰沱茶的批次
1、早期第一批鳳凰沱(雙眼皮,朱紅版)
第一批鳳凰沱的包裝印刷是較精美的,其中與第二批茶品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包裝鳳凰的圖案不同,第一批茶的鳳凰圖案是“雙眼皮”。
基本上第一批與第二批茶的年份還是略有差異,但水平接近,若是兩者之間要選擇購買的話,第一批有雙眼皮的鳳凰沱是首選。
2、早期第二批鳳凰沱(單眼皮,朱紅版)
第二批鳳凰沱的印刷雖不如第一批,但仍比后期精美。
鳳凰青沱印刷與第二批相同,但紙質(zhì)較薄,所以推斷為二批上下年份產(chǎn)品應(yīng)無疑義。
第二批茶與后期的板案印刷差異便很大。后期的印刷十分粗糙,且紙質(zhì)偏薄。
第二批鳳凰沱約有三種年份,基本上紙質(zhì)愈厚,顏色愈深的包裝較為早期。
但年份差異不大,品飲上的落差亦小,再加上數(shù)量不多,如果能買到早期的鳳凰沱茶,無論是第一批或是第二批,只要能買到價格便宜的早期鳳凰沱茶,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如今,鳳凰沱隨著時間的積淀,慢慢成為了一種美麗的記憶,這也許就是普洱茶最核心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