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山杉大樹進行城市園林綠化移栽時,一般選用青壯齡樹木,移栽后較易恢復生長,且能充分發(fā)揮其最佳綠化功能。中山杉大樹移栽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以春、秋季為宜,特殊情況下也可在生長季節(jié)移栽,但相應技術管理要求較高。大樹移栽時,通常要求帶土球移栽,這樣恢復快且成活率高。在其休眠期也可裸根移栽,但生長恢復較慢,同時影響成活率。
一般在移栽前2~3年對大樹進行斷根縮坨處理,七方法是在大樹四周分年進行斷根,每年切斷部分側根。斷根一般在春、秋季進行,斷根處在胸徑的5倍之外,保留1cm以上的粗根。
中山杉大樹移栽時,必須對樹冠實施重剪。修剪方法以疏剪和縮剪為主,若是在生長期進行移栽,則修剪后傷口要用防腐劑涂抹,以防感染。中山杉樹冠較窄無需進行蓬扎,。
移植前先確定土球大小,土球修整好之后,先用預先濕潤過的草繩將土球包扎好。壤土和砂性土均應用蒲包或塑料布把土球蓋嚴,并用細繩稍加捆攏,再用草繩包扎;黏性土可直接用草繩。草繩包扎的方式有橘子式、井字式、五角式等。
苗木裝運要很小心,必須做到輕抬、輕卸、輕放,整齊排放。按大小要求順車箱整齊疊放,先放大土球的苗木在底層,樹梢朝后,疊放層數和苗木多少以不壓損樹干、樹冠和不超重、超寬、超高為宜。在樹身和后車板接觸處最好用軟性襯墊保護和固定,以免開車后擦傷。卸裝苗木時,應托住土球底部,順次取出,輕遞下車。大樹運至栽植地點后,仍需用吊車。種植好后用錐形撐架扶持固定,防止風吹搖晃,影響成活。
中山杉大樹移栽時因為土壤原因不能帶土球,則在休眠期可進行裸根移栽。在挖掘之前,一般按胸徑8~10倍半徑范圍外垂直挖根。雖然裸根,但在根系中心部位仍保留護心土,樹木抬出土坑后,裸根要立即涂灑泥漿,防止根系失水,并用濕草帶或蒲包將根系包裹或遮蓋起來,保護根系。樹木過重的宜用起重機吊裝。裸根移栽要做到盡早栽植。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整形修剪、裹干與遮蔭、澆水和噴水等。
裹干與遮蔭是大樹移栽后的重要養(yǎng)護措施,包裹物可阻擋陽光直射木質部,防止灼傷,使溫度降低1~2℃,并可減少樹木的蒸騰量。
大樹移栽后必須及時澆水,并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可淋濕裹干草繩,提高樹體環(huán)境溫度。移栽后第一次澆水要澆透,第二天再補1次水,以后可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澆水。一般晴天,每隔10天或半個月澆水1次,炎熱夏季則需縮短澆水間隔時間;陰雨天要防止根部積水,影響根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