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選用易武茶區(qū)百年左右樹齡喬木茶,以春秋兩季原料拼配、易武傳統(tǒng)手工石磨壓制而成。打開包裝,茶餅圓潤,厚薄均一,灑面勻凈,棱角圓潤,磨紋清晰。松壓適度,利于轉(zhuǎn)化。
本次審評采用稱取樣茶5克,用150ml標(biāo)準(zhǔn)審評杯采取5分鐘二次沖泡法,洗茶1分鐘。第一次悶泡5分鐘時,將茶湯倒入評茶碗中,供審評湯色用。后嗅香氣、嘗滋味。第二次悶泡時間仍是5分鐘,將茶湯倒入評茶碗中,先看湯色,后嗅香氣、嘗滋味。(可冷嗅香氣)最后將茶渣反到入杯蓋中查看葉底。
通常采用八項因子感官審評,內(nèi)外兼顧。得出以下結(jié)論:
2014年:湯色黃綠明亮,蜜香外揚,入口稍苦澀,回甘明顯且迅速,葉底較深綠。
2013年:湯色橙黃明亮,蜜香略14年較弱,入口苦澀明顯減弱,回甘持久且溫潤;葉底深綠轉(zhuǎn)墨綠。
2012年:湯色橙黃透亮,入口柔順,開始出來醇厚度;有輕微的收斂性,回甘持久迅速,杯底留香持久明顯,韻味略顯。
2011年:湯色金黃透亮,入口柔順,滋味醇厚,回甘悠長,杯底蜜香顯著,葉底轉(zhuǎn)為墨綠。
2010年:湯色加深,金黃透亮,入口柔順絲滑,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甘持久悠長,杯底蜜香顯著;與14年相比,有較明顯的陳化效果。
不同的周期,茶葉表現(xiàn)了不同的狀態(tài)。茶多酚在茶湯中呈苦澀,有較強的刺激性。茶葉在倉儲過程中茶多酚發(fā)生微氧化,縮合、聚合、等化學(xué)變化,呈減少趨勢。茶湯鮮爽的變化,從新到老逐漸減弱,是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減少所致。咖啡堿也是呈減少趨勢,它是其茶湯苦澀味的原因。茶青色、茶黃素、茶紅素、茶褐色的總量變化則是湯色變化的主要因素。
通過審評可以發(fā)現(xiàn),百年喬木蜜香突出,新茶鮮爽度好,在不同年份遞增中增加其茶湯醇厚度?;馗拭黠@,持久性越來越好。葉底肥厚,柔軟,有纖維化。五年不同周期的轉(zhuǎn)化,表現(xiàn)出易武茶在轉(zhuǎn)化第一階段的活躍性和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