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藥劑氧化樂果。
于幼蟲孵化盛期,噴灑氧化樂果5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2)保護與利用天敵。
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增強樹勢,防止受害;結合采種,摘除受害球果,集中處理。
天敵有2種寄生蜂和1種寄生菌,越冬幼蟲常被鳥啄食約65%
成仙多集中在9-15時,8-16時飛行活躍,成仙后蛹殼稍露出鱗片。1-2天后成蟲交尾產(chǎn)卵、雌雄比約2.36:1,壽命約5天。卵單產(chǎn)在幼嫩球果果鱗內(nèi)側種翅的上方,1球果有卵1-6粒、最多有卵29粒,每雌產(chǎn)卵34-105粒、均勻53粒,樹冠陽面落卵量多于陰面。幼蟲孵出后即鉆入鱗片內(nèi),向幼嫩種子處蛀道食害未成熟的胚乳,再轉入臨近的種子繼承加害,每粒被害種子有2孔,幼蟲能在食害的種子間往返串行;幼蟲老熟后,蛀入果軸并在1長圓形室越冬,少數(shù)在鱗片與為害的種子內(nèi)越冬。被害球果彎曲、出脂,落果后果鱗常不開張。該蟲以陽坡、樹冠陽面和上部門布較多,幼齡林、疏林、純林的密度大于中老林、密林和混交林。
1-2年1代,以老熟幼蟲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流動,5月上旬至6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為盛期;5月上旬到6月中旬成仙并產(chǎn)卵,6月中、下旬為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孵化,6月中下旬為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老熟幼蟲進入果軸內(nèi)越冬。
長4-5mm,褐色。額部凸出,倒數(shù)第二節(jié)上的突起有刺,鉤狀臀棘4個。
體長10-11mm,略扁平,黃白至黃色。頭部褐色,后頭較光亮。氣門非常小,褐色。在最后體節(jié)上,氣孔位于中線兩旁。
圓形或略扁平,黃色。
體長約6mm、翅展10-13mm。頭、胸、腹灰玄色。下唇須前伸并略上彎,具稀疏長鱗毛。棕玄色前翅狹長,淺玄色基斑中部向前凸出,中橫帶棕玄色、自前緣中部伸止后緣近臀角處、中部略呈弧形凸出;前緣中部至頂角具3-4組灰白有光的鉤狀紋,鉤狀紋下延成4條具金屬光澤的銀灰色斜斑伸向后緣、臀角和外緣。后翅淡棕玄色,基部淡,緣毛黃白色。
幼蟲為害球果和種子,被害球果彎曲、出脂,落果后果鱗常不開張。
云杉球果小卷蛾[cydiastrobilella(linnaeus)]別號云杉球果卷葉蛾,屬鱗翅目卷蛾科,海內(nèi)分布于黑龍江、內(nèi)蒙、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主要為害云杉、落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