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凍害一般是指桔樹在零下冰凍溫度時所引起的傷害或死亡。柑桔出現(xiàn)凍害時的溫度分別為:-2℃為危險溫度;-3℃是葉叢受凍害溫度;-9℃時骨架遭受破壞;-11℃時地上部分凍死。
低溫是凍害的主要因子,但柑桔的耐寒能力與柑桔種類和品種、樹種、樹勢、土壤地形、物候期,低溫強度及其持續(xù)時間,以及前期天氣特征等很多因素有關。就柑桔種類和品種來說,其耐寒能力依次為:寬皮桔類--→橙類--→柚類,耐寒能力最弱的是檸檬類和枸椽類。在寬皮桔中,朱桔、溫州密桔等抗寒能力最強。一般寬皮密桔類比甜橙類強2℃左右。例如湖南甜橙≤-5℃開始輕度受害,而寬皮桔類≤-7℃才出現(xiàn)輕度受凍害現(xiàn)象。
柑桔的耐寒性與冬季休眠特性有關。在其被迫休眠狀態(tài)中,冬季休眠的早晚及其穩(wěn)定性與抗寒性密切相關。溫州密桔比較耐寒就是因為它比其它品種較早進入休眠期,而且也較為穩(wěn)定。
凍害除與溫度的高低有關外,還與溫度的持續(xù)時間密切相關。在溫度相同的條件下,低溫持續(xù)時間越長,則凍害越嚴重,而且在連續(xù)幾個小時的低溫,比短時間的更低的溫度危害要大。另外,凍害還與溫度變化的快慢,低溫出現(xiàn)的時間,風速等有關。所以說柑桔凍害是多種氣象因子及其它因子綜合影響的結果。
柑桔凍害大都是由于在寒潮南下的影響過程中引起的。寒潮是來自北方的強冷空氣活動,冬半年給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強烈降溫、霜凍、大風等災害性天氣,使南方的柑桔遭受凍害。在寒潮影響過程中,極端低溫通常出現(xiàn)在天氣轉晴階段,轉晴的前2--3天午夜至晴晨晴空無云,地面散失熱量最多,降溫最強烈,常常伴有嚴霜,尤其是雪面附近降溫格外急烈。因此,凍后霜特別是雪后霜,是柑桔凍害的防護重點。在有寒潮天氣時,應及時收聽氣象臺站的天氣實況和預報廣播,了解和分析柑桔凍害發(fā)生的時間和程度,采取措施,減少和避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