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卻被演化成一種藝術(shù),讓人喝出滋味來。這“滋味“不是感官得到的物質(zhì)性的味,而是一種奇妙的精神體驗(yàn),那便是哲理。(安溪鐵觀音)人們稱之為“禪味“。
我在《六祖與〈壇經(jīng)〉》(見11月20日本版)中談到,禪學(xué)自唐代始便在社會生活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喝茶一事尤深。從中國的茶藝到日本的茶道,莫不如此。茶被賦予高潔、清雅、脫俗的品格,人們從茶藝中感受到一種“明心見性“的意境,不是用口舌而是用心動神去品味。喝時的要義是身無晦濁之氣,心無鄙俗之念,清虛恬淡,和寂泰然,在“白瓷甌甚潔“、“竹爐火初紅“的精心烹泡中,自然升華出一種幽清的氛圍,一種恬靜和通達(dá)的心境??梢哉f,品茶品的是自然。在隨緣任化、脫去一切矯飾、返璞歸真中得到一份清爽,一份寧靜。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境,便是禪學(xué)的境界。所以古人稱“茶禪一味“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如此,喝茶也就成了佛門解禪的一種形式。據(jù)記載,唐代越州高僧從念禪師曾到某寺,寺僧都來問禪,他均叫他們一個個“吃茶去“。那寺的住持不解其意,從念還是那句話:“吃茶去?!岸U理是能從喝茶中參悟到的?!俺圆枞ァ皬拇顺蔀橹亩U林法語。趙樸初先生曾有詩云:“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懊耖g的茶藝功夫到了寺院,便被稱為“茶禪“,與傳統(tǒng)的修技方法相提并論。據(jù)說有的寺院不但設(shè)置晨鐘暮鼓,殿的西北角還設(shè)有一面“茶鼓“。禪學(xué)對茶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今天的人越來越忙,實(shí)在沒有閑暇去體會茶中的什么禪味了。但在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中,總還需要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jīng),坐下來靜靜喝一杯茶,仍然是一項(xiàng)重要的生活內(nèi)容。從茶藝的講究中,暫時拋開煩惱,體味閑適之樂,享受片刻的寧靜和一時的純真,得到一個好心境。正所謂“好香用以熏德,好茶用以滌煩“。即使在今天,茶中的禪意仍然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