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茶圈的朋友,了解到向主泡器里注水的手法有很多種,各有各的講究,有實在的,也有玄乎的。泡茶的炫技——入水和出湯大葉種茶樹的葉片,內(nèi)容物質非常豐富,表皮層很薄,如果再經(jīng)過緊壓,茶汁很容易溶解在水中,稍有不慎就容易苦澀,如普洱生茶。泡這類茶葉,入水要盡量溫柔,水流不要砸到茶葉,出湯時也要輕穩(wěn),不要上下甩動。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外界力對幾種湯感物質溶出效率的影響,讓茶的天性和好工藝帶來的和諧穩(wěn)定透露。
中小葉種茶樹的葉片,表皮層較厚,芳香物質含量較高,沖泡這類茶時,水流要沖要急,讓茶葉在主泡器中翻滾旋轉,促進口感物質的溶出,同時將中小葉種葉片中富含的香氣物質激發(fā)出來。當然,這種又有力道又有速度又能讓茶葉炫舞的注水方式是要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二維空間的45度角切入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哦!
從茶葉葉片的老嫩來說,泡嫩度較高的茶葉時,入水和出水一般要輕柔;比較成熟的葉片則需要入水的力度和速度。比較完整的葉片,泡茶水流的沖擊影響較小;而特別細碎的茶葉,無論什么種類,入水和出水都要盡量平穩(wěn)輕快,注意,穩(wěn)而快,不是穩(wěn)而慢,這樣才不會因為注水速度影響浸泡時間的掐算。
當然,上述這些都是筆者和眾茶友們的經(jīng)驗之談,沒有相應的數(shù)據(jù)支持和試驗模型來論證。不管是對是錯,都增加了無限的可能,也算是樂趣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