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識茶的另一個方向是感性的賞茶。我們賞茶,如果僅從發(fā)酵、焙火、茶青、品種來探究,未免太理性,這種理性的解讀對熟知茶之制作的人,會同時帶動他們各種感官上的反應(yīng)。但對于一般消費者,如何直接以已知的失誤為橋梁而進入茶的欣賞領(lǐng)域呢?
當我們喝到綠茶,如龍井、碧落處、煎茶、抹茶等,就像身處一片綠油油的田野,田里種滿了秧苗,是極富生命力的景象。
當我們喝到輕發(fā)酵的包種清茶,就像身處一片草原版,年輕、活潑、有朝氣。
當他們喝到中發(fā)酵的鐵觀音、凍頂烏龍時,就像身處劇目高聳的森林中,這些樹林早已頂天立地,擔當重任。
當我們喝到白毫烏龍,就像處在一片玫瑰花海之中,高度的芬芳與艷麗。
當我們喝到紅茶,就像處在一篇秋天的楓樹林之中,這時的景象不像玫瑰花園的香艷,但充滿了母愛的光輝。當我們喝到普洱茶,就像走進了深山古剎,那是幽深的,富年代感的。
這些茶的感性世界是在各類茶的總體比較之下產(chǎn)生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之下可能會有不同的體會,而且在各個大景象之下,還可以產(chǎn)生各種局部的場景。
其目的知識在引導(dǎo)一般消費者體會茶的多種不同風(fēng)味。這種引導(dǎo)方式只是為熱門的識茶搭座橋梁,當一般消費者懂得如何進入茶的國度之后,茶的國度可以是太空的一部分,充滿了抽象的光、聲與景……
輕一葉小船,泡一杯普洱,看云起云落,蕩漾湖中,聽潺潺水聲,體會高山深處,品普洱茶樹靜謐呼吸,生長……九溪之處,高山清風(fēng),坐山間體會龍井的豆香清爽,洗滌身體雜質(zhì)的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