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茶類中,普洱茶的初加工步驟應該算是非常簡易的了,簡單的講就是鮮葉采摘、攤晾、殺青、揉捻、干燥??此品浅:唵?,其實如果按照高標準來要求,其中就會有非常多的關(guān)鍵點需要非常用心去完成,它們每個細節(jié)處理都會直接影響到成品茶的品質(zhì)。今天我就把它們通通掰開了揉碎了,毫無保留得分享給大家。讓茶友們可以更明白喝普洱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希望對部分普洱茶制作者有些許幫助,進而制作出更多的好茶,促進普洱茶健康向上發(fā)展!
差異化的鮮葉采摘標準
高標準制作對鮮葉的要求非常高。普洱茶鮮葉采摘因不同地域茶的特性不同,以及茶農(nóng)的采摘制作習慣不同而有差異。在勐海,一般茶葉采摘最多都不會超過一芽四葉,大多是采一芽兩葉、一芽三葉。所以我們看到勐海的古樹茶葉底一般嫩度都比較高,再加上葉間距相對要小,枝條就會顯得粗壯精悍。而在易武那邊,你跟茶農(nóng)說要采一芽兩葉的古樹茶,估計都沒人愿意搭理你。他會說:茶葉好不容易才長出來,我好不容易爬樹上去,采太嫩不好喝的。種種原因,反正最少都要采個一芽四葉。加上易武茶本身比較黑,又不顯毫,葉間距很大,葉子呈長條狀,茶梗也很長。制作出來的毛茶會給不了解的茶友一種粗枝大葉的感覺。然而懂易武茶的人都知道,易武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好,特別是國有林里面,簡直就是一個綠色植物王國,這使得生長在這里的古樹茶持嫩性非常好。部分國有林里的高桿古樹采到第六葉仍然可以揉得緊,不至于出現(xiàn)黃片??傊?,制作高端普洱茶鮮葉的采摘標準要視茶樹品種的持嫩性和出品口感特征而定,不可千篇一律一個標準。一般不建議采得太嫩,有一定比例的茶梗,可增加普洱茶的甜度和耐泡度,而且更有利于后發(fā)酵。
嚴格選擇采摘時機
選擇好的天氣采摘對高標準制作普洱茶來說是非常關(guān)鍵的。采茶前要了解前后一兩天的天氣情況。比如采前一天有下過雨,第二天一般是不建議采的,實在要采得話,一定要等太陽出來曬過一陣子,樹葉上沒有水有一段時間后才開始采。前一天沒有下雨的話,當天不下雨,要等到露水干透了才開始采。云南春季的白天時間比較長,可以安排上午晚一點,太陽出來后再開始采,下午晚一些收工。
另外采摘茶葉前一定要先了解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普洱茶和別的茶不太一樣,普洱茶干燥是要通過陽光曬干的,如果采摘回來炒好第二天沒有好的陽光曬就會非常麻煩。在云南春季雨水比較少,這是制作高端茶非常好的天時,相對來說夏秋茶要制作高端茶本身天時就是一項不利因素,一陣風一陣雨的天氣是非常不好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