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到深圳需要四十分鐘,從關(guān)外到關(guān)內(nèi)需要十五分鐘,從口岸到“永年”需要半個小時。那么,實現(xiàn)一次革命性的突破需要多長時間呢?從舊大陸到新大陸用了10年,從撈面到方便面用了近20年,從埃尼阿克到現(xiàn)在的pc用了64年。而普洱茶從人頭茶到袋泡緊壓茶用了一個半世紀(jì)。
有人認(rèn)為新大陸本來就在地球上,只不過哥倫布剛好看見了而已;有人認(rèn)為方便面不過是把面炸了一道,有什么了不起的;還有人認(rèn)為pc不過是比從前的計算機小了一點,又能怎樣??伤麄儾恢?,哥倫布的“看見”需要多少勇氣與堅持,方便面的“炸一道”需要多少創(chuàng)意與努力,pc的“小一點”需要多少智慧與測算。人類歷史上微小的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將整個時代引入一條新的軌道。同樣,普洱茶發(fā)展史上的一小步也必將為整個普洱茶產(chǎn)業(yè)打開一扇新的窗口,樹立一個新的坐標(biāo)。而這關(guān)鍵的一小步便是“袋泡緊壓茶”的問世。接下來,我就帶您走進永年茶業(yè)有限公司,揭開“袋泡緊壓茶”的神秘面紗。
一、濃縮就是精華
袋泡茶大家見得多了,賓館里那些粗制濫造的廉價茶包讓許多人對袋泡茶產(chǎn)生了固有的偏見,認(rèn)定只要是裝在袋里的茶都是邊角廢料。套用趙本山的話來說就是“小樣兒,穿了個馬甲,我就認(rèn)不出你是劣質(zhì)茶啦?”可真的所有袋泡茶都是穿了馬甲的“下腳料”嗎?其實不然。就拿永年普克(puerhkiss)系列來說,茶包內(nèi)的茶葉緊實地挨在一起,壓制成塊狀,集結(jié)成一個攻不破的方陣。簡言之,普克(puerhkiss)系列的茶包就是穿了馬甲后,仍然保持優(yōu)良品質(zhì)的精品茶葉。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是好茶就不玩“口袋里賣貓”那一套??纯雌湛?puerhkiss)身上這馬甲,手感順滑,輕薄透亮,絕對的名師剪裁、度身定做。具永年的太總介紹,這個小小的茶袋身上刻有大大的學(xué)問呢。首先,它采用玉米纖維為原料進行加工,絲毫不會影響茶葉的口感。再有,用玉米纖維制成的茶包呈透明狀,茶客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的茶塊,讓你喝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讓你脫下有色眼鏡看袋泡茶,那么,我再給你多講一些普克(puerhkiss)茶包身上的小秘密吧。你是否遭遇過喝袋泡茶時不慎將茶包整個滑落杯底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時,是不是覺得無比郁悶,連品茶的心情都沒有了?考慮到這個情況,普克(puerhkiss)系列的每個茶包的吊牌上都會特別地剪開一個深“v”型,這樣就可以將吊牌穩(wěn)穩(wěn)地卡在杯沿上,不讓它與茶湯有親密接觸的機會。所謂見微知著,普克(puerhkiss)的人性化設(shè)計可見一斑。
大家都知道,茶葉在沿海濕熱的條件下,很容易變質(zhì),那普克(puerhkiss)是如何保證自己“咬定原味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的呢?這就得歸功于優(yōu)良的滅菌技術(shù)和密封技術(shù)了。每個茶葉盒外邊的那層塑料膜便是普克(puerhkiss)品質(zhì)的守護神,而每個獨立包裝的茶包袋也給了茶塊第二層保護網(wǎng)。最為奇妙的不是普克(puerhkiss)系列的密封措施做的多么無懈可擊,而是它能在密不透風(fēng)的重重屏障中留下“一線天”?;蛟S,聽到這兒,您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待我慢慢給您解釋。
首先,您從市場中買回一盒一盒的普克(puerhkiss),此時的茶塊困身與層層包裹中,鐵盒的禁錮,盒外塑料膜的包圍,讓它氣都喘不過來。這是的茶塊由于缺氧,陷入了昏睡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你撕開塑料膜,打開盒蓋前,茶塊們是極其安分的,根本沒有折騰的力氣??梢坏┠銥樗鼈冃断轮刂冂備D,特別是將那層該死的阻擋它們自由呼吸的塑料膜除去時,漸漸蘇醒的茶塊暴露出了普洱茶的本性。透過各自獨立包裝袋上的小氣孔,茶塊們貪婪地吮吸著久違的空氣,也在這個過程中開始了潛移默化地改變。它們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陳化,在歲月的積淀里醞釀風(fēng)韻。每一天,喝一片“普克(puerhkiss)”,見證它每天的成長,當(dāng)你喝到最后一片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最有韻味、最能打動你的。簡言之,這個設(shè)計理念就是讓普洱陳化的過程在茶客家中完成,而不是在市場貨架中完成。這既保證了茶葉的品質(zhì),又很好地保留了普洱的傳統(tǒng),可謂獨具匠心的點睛之作。
如此這般看來,用“濃縮就是精華”來形容普克(puerhkiss)應(yīng)該不為過吧。濃縮,濃縮,增加了品質(zhì)的濃度,縮減了不便與繁復(fù)。這不正是普克(puerhkiss)與生俱來的精神與素養(yǎng)嗎?
二、感情就是精髓
說了這許多普克(puerhkiss)身上的諸多亮點,您或許會問,為什么非得把普洱茶搞得像“立頓”紅茶一樣,掛著個吊牌招搖過市?可如果不掛著個吊牌招搖過市,世界人民能用喝白開水的頻率去飲用“立頓”紅茶嗎?方便化、快捷化、衛(wèi)生化、商品化是茶葉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在一個不斷進步的社會,電腦更新?lián)Q代的速度比兔子他爹跑得還快,普洱茶還能守著餅、磚、沱那一畝三分地,以不變應(yīng)萬變嗎?不能!要不跟上時代的變遷,要不沉入歷史的谷底,擺在普洱茶面前就只有這兩條道路。于是,茶人們開始探索,誓要沖破餅、磚、沱的束縛。幾經(jīng)努力,普洱茶的新時代終于在普克(puerhkiss)的橫空出世下到來,為此,許多茶人用了“感動”二字來形容這一巨大的突破。
之所以賦予它“感動”二字,實在是因為普洱茶經(jīng)歷了太漫長的過程才突出重圍,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早在乾隆年間,普洱茶作為貢茶北上時還是一個個人頭狀的巨型物體,飲用時又敲又撬的,皇帝喝著倒是挺樂呵,苦了泡茶的小太監(jiān)。“要是這玩意兒小一點就好了。”小太監(jiān)歪著腦袋想。在小太監(jiān)發(fā)出感慨后的一個世紀(jì),出現(xiàn)了碗狀大沱茶。這已經(jīng)是個挺大的飛躍了,從人頭變成大碗,怎么著體積也得縮縮水吧,再加上碗狀大沱茶中間凹陷進去了一部分,撬茶時也更方便操作。可橫豎它還是需要撬,橫豎還是個費時費力的工作。人們又在撬來撬去的品茶生活中度過了90年,終于迎來了“放下撬刀,拿來就喝”的時代。1992出現(xiàn)的這位有一個特別洋氣的名字——mini。沒錯它便是迷你小沱茶。人們該額手相慶了,畢竟這已經(jīng)很方便了,拿來一沱,水里一丟,就搞定完事兒,優(yōu)哉游哉抱著手等喝了。
如果僅考慮泡茶工序的去繁就簡,迷你小沱茶已經(jīng)是一個極其成功的范例了??稍谖鞣絿?,或者說國際社會,人們卻有另一番考慮,他們就喜歡茶葉上拴個吊牌,認(rèn)為那是正規(guī)化生產(chǎn)的保障。太總的介紹中也提到,之所以最后將普洱茶發(fā)展成緊壓袋泡茶同他多年來從事茶葉出口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在將茶葉出口法國時,法方便要求一定要有吊牌。太總便直接在茶塊上開了個洞,拴了個吊牌。即使茶一遇水,牌就掉了,法國人仍然喜歡這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吊牌,或許在他們心目中,概念里,有牌的東西總要放心些。這件事,也成為一粒小小的種子,為日后普克(puerhkiss)的開花結(jié)果埋下伏筆。在長期的出口貿(mào)易中,太總發(fā)現(xiàn)外國人就是不喜歡把茶葉留在杯子里,總希望有個東西兜住它,喝完一甩茶包就搞定完事,這也就是“立頓“紅茶風(fēng)靡的原因之一。 既然紅茶可以,普洱茶為什么不行?但在外國人印象中,普洱茶已經(jīng)概念化和模式化了,即普洱茶沒有散的,一定是一塊一塊、一坨一坨的,所以如果真要做袋泡茶,用散茶是行不通的。于是,幾經(jīng)摸索,才有了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緊壓袋泡茶塊。
雖然只是一些小小故事、小小的經(jīng)歷、小小的發(fā)現(xiàn),可若非一個有心人,又怎能從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呢?而這看似一個小小的網(wǎng)兜、小小的吊牌、小小的茶塊,卻見證了普洱茶一個多世紀(jì)的掙扎求存,凝聚了普洱茶一個多世紀(jì)的曲折探索。它促使普洱茶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從土特產(chǎn)的行列中跳了出來,進入了更廣闊的國際舞臺。這一步難道不足以讓人“感動“嗎?
普克(puerhkiss)中包含的感動之情遠(yuǎn)不及于此。該系列中檸檬、薄荷、玫瑰、茉莉、伯爵等不同的口味又蘊含著不同的情致。之所以將花草融入普洱,太總說一是為了豐富普洱的口感,再有就是這些花草本身也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一舉兩得,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人們飲茶不僅僅只是飲茶而已,而是品飲生活,品味人生。心情不同時,品不同口味的茶,凝神間,波瀾不驚,舉杯時,寵辱偕忘。這便是他希望通過普洱茶傳遞給人們的一種心境、一種人生態(tài)度。聽完這席話,再回想普克(puerhkiss)系列的宣傳語“情要用水調(diào)”愈發(fā)顯得意義非凡、別有風(fēng)味了。正是這種全情投入,才使得普克(puerhkiss)身上透著別的普洱茶所不具有的氣質(zhì)。在此,它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茶塊了,而是一條文化的紐帶,一枚時代的印章,或是人們心靈的歸宿,精神的家園。
沒有感情的東西是沒有生命的,沒有感情的東西是沒有靈魂的。而普克(puerhkiss)身上厚重而深刻的感情使得它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價值,春風(fēng)暮雨般潤物無聲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不需要華麗的廣告語,不需要鋪天蓋地的宣傳畫,這份情,用心感受,你就會明白。同樣,你也會沉浸在這份感動中,久久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