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態(tài)浮島是利用水面空間,將掛有生物繩的浮島放置于水中,以此來形成小規(guī)模的生態(tài)群落,達到優(yōu)化恢復水環(huán)境的目的。
浮島的設置,為白鷺和翠鳥等水禽提供了休憩場所,增加了植物性、動物性浮游生物的數(shù)量,為鯽魚、公魚提供了捕食、隱蔽的場所。
另外,浮島上種植的水生植物,可消耗水中的氮、磷,對水質的凈化效果非常顯著。 附著在接觸材料上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分解有機物 吸附浮游藻類 浮島上種植植物可吸收分解氮、磷 提供可供魚類捕食的微生物 固定、促進浮游物質沉積 阻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 ●在浮島上栽種水生植物
●利用浮島的上層空間,可以栽種水生植物,提高綠化面積
●植被繁茂,同時也為小動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場所
●植物的根系可以大量吸收、分解水中的氮、磷,轉化為本身生長所需,
從而使水質富營養(yǎng)化得到改善,有效抑制藍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