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兩個字之音異,叢念cong二聲,潮音讀“層”,而樅念cong平聲,潮音為“聰”;其次義也異,叢為生長在一起的草或木之意如叢林、叢生等,而樅是木名即冷杉。
兩者相去甚遠矣,叢與樅二字,我們將它權當為文字游戲罷了。在全國其他茶區(qū)我聽過名叢說法,單叢之謂卻是潮汕地區(qū)特別是鳳凰茶葉的專利。鳳凰單叢兼有老叢、名叢二合一,以其獨特的形、香、味、色,飲譽茶界。
單叢是怎樣煉成的?
鳳凰單叢是指在鳳凰山的自然條件下,從鳳凰水仙品種中選育出來的優(yōu)異單株及其培育出來的品種、品系和株系,采用獨特的加工工藝采制而成的具有類似多種天然花香和特殊韻味品質的烏龍茶。
鳳凰單叢的名字可謂五花八門,市面常見到的宋種、黃梔香、芝蘭香、玉蘭香、鋸剁仔、姜花香、肉桂香等等,叫都叫不來呢。
據(jù)了解,這些單叢的名字大抵從茶樹特征、茶葉特質、地名地方特色、人文特色、人名物名等而來。茶客更喜歡用香型來對自己的胃口,因為單叢香氣清高、持久、細銳,不同的香型都有自己獨特的香氣。
著有《中國鳳凰茶》的黃柏梓將其分為自然花香型(宋種、老仙翁、棕蓑挾、大烏葉、八仙、竹葉、兄弟茶、群體、玉蘭、)、果味香型(楊梅葉、鴨屎香)、藥物香型(鋸剁仔、桃仁香、肉桂香、姜母香)和雜香型(奇蘭香、火辣茶)四大類,這也許更易分辨些。
欲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
采制單叢茶真真是要見工夫的。僅采摘時間就有嚴格的規(guī)定:清晨不摘、下雨不摘、太陽過猛不摘。最佳的采摘時間是下午的兩點至五點之間。
單叢顧名思義便要獨株采摘獨株制作,而制作的曬、浪(殺青)、發(fā)酵、炒青、烘烤等工序,連貫著日以繼夜一個都不能少,精工地做出一條好茶,品質優(yōu)異的單叢茶。
如何挑選單叢茶?
首選春單叢,其二就是推薦老叢。
科學全面地說,茶葉品質受茶樹品種所左右,又隨樹齡、樹勢強弱、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條件和生產加工工藝、倉儲過程而變化。從壯年到老年,隨著樹齡增大,細胞衰老,同化能力減弱,物質代謝水平降低,茶葉的品質也會漸次。所以跟風片面強調宣傳樹齡不可??!
但惟獨單叢相反,愈是老叢,只要制茶得當,其品質愈佳!
從茶葉的條索看茶
1、春茶的條索會比較纖細;
2、并非挑得越干凈漂亮越好,如果葉子的局部有點老,喝起來喉韻會更強,但很多茶商都把這些好東西都挑掉了;
3、現(xiàn)在滿大街的茶都是機器選的,挑得的確精細,但也嚴重影響了茶葉的品質,土話叫:破了相。而手工挑選無疑更能保護茶葉。影響茶葉品質的細節(jié)真的太多了。
大家買茶不要只盯著品種名,同一個品種名,差異可以很巨大。例如宋種,聽起來很有名吧。但種在烏崠山上和種在沒海拔的地方,那可是天地之別。另外要知道春茶和夏秋茶的區(qū)別,春茶很貴,夏茶最便宜。只看品種買茶,極可能會高價買到?jīng)]海拔的所謂宋種夏茶。
還有挑選的技巧可供參考:干茶聞起來就發(fā)現(xiàn)有過于明顯的香味,有的還有刺激性,過水后,第一泡感覺香氣較明顯,但很快二三泡后就發(fā)現(xiàn)消退,基本可以判斷是加了香精。真正有香的好茶,蓋碗沖三杯,第四五六沖的時候香氣是最好的時候,通常第七沖開始消退,但余香依然能感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