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到家里喝茶,注重禮儀,是對客人的尊重,也能充分彰顯主人的氣質(zhì)。
給客人倒茶,是一門學(xué)問。倒得好,主客雙方和諧舒適,倒得不好,便會讓人心生不悅,甚至不歡而散。
如何倒茶,才能讓客人喝得開心,而且自己也不失優(yōu)雅呢?
1
為什么要用公道杯倒茶?
一壺茶,如果直接倒進(jìn)杯子,先倒出來的茶淡,后倒出來的茶濃。
使用公道杯倒茶,就是為了均勻茶湯,避免每個人喝到的滋味不一樣。“公道”一詞很形象地表達(dá)了對客人的尊重。
在客人比較多的情況下,往往一泡茶湯不夠分,可以選擇將兩泡茶湯混合在一個公道杯里,再給客人斟茶。在選擇公道杯時,可選擇能裝兩壺的茶湯的大公道杯。
2
從什么高度倒茶?
泡茶時講究“高沖低斟”,意思是沖茶時需要懸壺高沖,用公道杯給客人斟茶時需要放低。為什么呢?
從茶湯本身的角度考慮,高沖意在激發(fā)茶香,而低斟則是為了避免香氣散失太多。
從對客人的關(guān)懷考慮,低斟使人感受到更加恭敬,還可以防止茶湯濺出,倒茶的手勢更加優(yōu)雅,讓主客雙方都感到舒適愉悅。
讓公道杯的杯口盡量靠近杯子,以不會濺出茶湯的高度為宜。
3
要倒多少茶湯?
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茶禮儀是中華禮儀的一個縮影,茶只倒七分滿,最主要考慮的是要方便客人喝茶:
杯子不會太燙,方便拿起。
方便喝茶,不至于灑出來。
利于品味聞香,觀賞杯中湯色。
小口慢品,而不是喝一大杯。
4
為什么不能“越過茶具”?
茶桌比較大或者客人比較多時,往往不是特別好倒茶,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禮儀和技巧。
何謂“越過茶具”,即伸手從其他茶具上面穿過,不僅容易失手碰到茶具、衣袖沾濕,也給人不協(xié)調(diào)不美觀的視覺感受。
右手拿公道杯給左邊的客人倒茶,手臂越過了茶壺,且身體轉(zhuǎn)向左側(cè),給人很別扭的感覺。正確的做法是先把公道杯由右手遞給左手,再從左邊給左側(cè)客人斟茶。
5
什么時候給客人續(xù)杯?
一個合格的茶主人,在跟大家聊天之時,時刻不能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要隨時注意客人的體驗(yàn)、感受,在各個方面做到細(xì)致。
當(dāng)觀察到客人的杯子空了之后,要盡快續(xù)上;當(dāng)觀察到客人杯子里的茶一直沒動,就要留意一下是不是身體不適,或是自己泡的茶不合胃口。
厲害的茶主人,能夠把控整個茶會的場面,引導(dǎo)話題、活躍氣氛、把握倒茶換茶的節(jié)奏,讓所有的人都感受到細(xì)致、溫柔的關(guān)懷。
6
如何保持臺面清潔?
茶主人在泡茶、倒茶時往往容易滴水,讓人感覺桌面很不清爽。給客人斟茶前,先要將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
斟茶時要避免把茶水灑在外面。如實(shí)在不小心,及時用茶巾擦干,避免給客人造成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