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洱茶煙熏味形成原因的問題,業(yè)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說法,紛紛雜雜,真假莫變,常見言論有以下幾種:
1.殺青環(huán)節(jié)燃燒不充分的柴火味被帶進鮮葉中,從而產生了煙味。
2.傳統(tǒng)鐵鍋殺青,有的灶臺不是很嚴密,或是燒柴口設在屋內,煙氣灌進鍋里。
3.殺青揉捻后,毛茶干燥期間因夜間無日照在室內干燥,燒柴煮飯的過程中柴火的煙味被茶葉吸收了。
4很多制茶的地方有火炕,如果沒有專門的烘房,茶農就會把茶葉拿到炕上烘干,因此有了煙熏味。
5.雨水茶也會產生煙味。
這些說法有道理嗎?茶葉中的煙熏味究竟是怎么來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1.茶葉殺青時,一鍋殺不完,但是茶葉中的部分果膠物質已經析出并粘附在鍋壁,久而久之果膠就會糊掉。后面幾鍋殺青前不洗鍋的話,茶葉就會有糊味和煙味。
2.殺青的鍋壁太薄,受熱非常快,鮮葉入鍋后翻炒不到位就會產生煙熏味。
3.茶葉攤晾過程中失水不到位,水味比較重,高溫抖水不及時,起煙造成煙熏味。
4.雨水茶:采茶這天如果天上下著雨,鮮葉含水量大,加之失水不到位,茶葉一入鍋就會起煙,造成煙熏味。
5.采用機器殺青時,鮮葉從一邊進去另一邊出來,整個殺青機的中間沒有排氣裝置。如果殺青機溫度很高,鮮葉的含水量很高,茶葉也會產生煙味。
6.過去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和起居在同一場所,有時候茶葉在室外沒有曬干,他們會搬到室內。燒火做飯產生的煙味會被茶葉吸收。
7.茶葉拼配不當,茶性不相容從而產生煙味。
8.倉儲不當產生煙味。
9.醒茶不及時,比如茶葉從低溫高濕的地區(qū)被運到高溫低濕的地區(qū),沒有及時醒茶或者醒茶不當都會產生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