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許多茶友紛紛加入了冷泡茶的行列,想要尋找初夏的那一抹清涼。
冷泡茶,顧名思義,就是用冷水來沖泡茶葉,最開始這種顛覆傳統(tǒng)的泡茶方式從日本、臺灣開始流行,近些年來逐漸在中國大陸興起。
比起傳統(tǒng)的蓋碗沖泡,很多人認(rèn)為冷泡茶更加的方便快捷。
不同于傳統(tǒng)泡茶方式所需要的茶具,水壺,茶杯等器具,冷泡茶只需要將茶包直接放入礦泉水中就可以搞定。上班族、學(xué)生黨、開車族、爬山族等,
無論走到哪里,只要可以買到礦泉水,
隨時可以享受既好喝又保健的茶飲。在酷熱難耐的盛夏時節(jié),一杯這樣的冷泡茶確實能夠消暑降溫,橫掃燥熱。
很多喜歡傳統(tǒng)泡茶方法的人會覺得,
冷泡茶失去了茶葉原本的價值和功效,那么冷泡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
方便——很多人認(rèn)為喝茶只能是熱水,還需要泡好茶的手藝,沒有高超的茶道就只能草草了事。冷泡法提供了一種享受好茶的方法;
較甘甜/不苦澀——茶葉中帶甜味的氨基酸分子,在冷水中會先溶出,而苦澀味來源的單寧酸、咖啡因則較不易釋出,喝起來口感甘甜;
可久泡——茶葉中的單寧質(zhì)和鞣酸,在水溫80℃以上會大量溶出來,是茶葉久浸苦澀的原因,
冷泡法可減緩它們釋出的速度及份量,反而是越泡越好喝;
更健康——茶葉中的咖啡堿,在水溫高過80℃就會大量的溶出,刺激胃液的分泌讓胃酸增加,人的體質(zhì)各異,有些人無法承受,
冷泡法可減緩它釋出的速度及份量。有過“醉茶”經(jīng)歷的人可以不必?fù)?dān)心心跳加快的煩惱了!
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茶葉中含有一種多糖類物質(zhì),它既有促進胰島的作用,又能去除血液中過多的糖分。
不過,這種多糖類物質(zhì)怕熱,如果熱水泡茶,就會被嚴(yán)重破壞,而冷水泡茶則避免了這一問題。從這點來看,喝“冷泡茶”還有助于人們控制血糖。
像不發(fā)酵的綠茶、輕發(fā)酵的烏龍茶、輕發(fā)酵的白芽茶、白牡丹這些茶類都合用于冷泡,發(fā)酵越輕的茶,冷泡起來口感會更為甘甜鮮爽。
不外有一點小同伴要記住,冷泡茶時間不宜過長,超過8小時,就不要喝了,如果對茶堿敏感的人
晚上可以選擇喝冷泡茶,如果品茗是為了提神醒腦,照舊建議熱泡的方法。
雖然冷泡茶有諸多好處但并不是每種茶葉都適合做冷泡茶。
像黑茶、普洱茶、鐵觀音、紅茶這類發(fā)酵過重的茶葉,這樣的茶冷泡出來滋味苦澀寡淡,沒有香氣,是不適合用冷泡法的。
另外,冷泡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喝,虛冷體質(zhì)的人最好不要喝冷泡茶。
茶的口味和類型依個人喜好而定,冷泡可降低茶湯咖啡因含量,減緩對胃的刺激,因此敏感體質(zhì)或脾胃虛弱者也適合飲用
在做冷泡茶時,建議可以用茶葉及水1比50的比例冷水浸泡,放在冰箱4到8小時,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