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槐又名:盤槐、蟠槐、垂槐,是國槐的變種,一般可以采用嫁接的繁殖方法,為了提高龍爪槐的觀賞效果,達到理想的形態(tài),每年都應對其進行修剪。本文小編總結(jié)了幾點修剪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
一、龍爪槐的定干
為了使龍爪槐人樹冠有一定的發(fā)展余地,并且可以和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龍爪槐的主干高度一般應定在3m左右,不能太高。不過一般培育好的龍爪槐主干很低,這樣龍爪槐的樹冠就無法擴展過大。如果龍爪槐的樹冠發(fā)展過大,而樹干很低,龍爪槐的冠干的比例就會失調(diào),看上去不太美觀。所以,對于矮干的龍爪槐的樹冠必須通過重新進行修剪來加以控制,使得整個龍爪槐看上去勻稱美觀。一般來說這種矮干龍爪槐主要是栽植在工礦企業(yè)的出入品或綠地的出入口。
所以,一般來說龍爪槐嫁接時,需要注意確定龍爪槐的主干高度,以適應園林綠化的不同需要。
二、龍爪槐的整形
嫁接時,在國槐主干的一定髙度,選擇均勻分布于四周的側(cè)忮3—4個,重短截,可以作為龍爪槐嫁接的砧木,將其余的枝條(包括中心主枝)分別除去。無論是采用劈接還是芽接,一般要求各個砧木枝條要成活一枝或一芽。等到接枝或接芽伸展后,就可以將其分別作主枝培養(yǎng)。當年的龍爪槐生長季節(jié),也就是每年的夏季,大約7月到8月這段時間,我們需要注意及時摘除砧木上的芽或梢,不使影響龍爪槐接穗生長。為促使龍爪槐早日成形,在生長期可以對龍爪槐的主枝適時摘心,并且節(jié)生分枝。
三、龍爪槐的修剪技術(shù)
1.夏季修剪
夏季,龍爪槐生長旺盛,為了盡早形成更加完美的樹形,提高其觀賞性,夏季修剪尤其重要,在樹木生長旺盛期,將當年生的下垂枝條進行短截,一般要求截去枝條的2/3或3/4,以促使剪口處發(fā)出更多的枝條,擴大樹冠的形狀。短截時,剪口芽要留枝條的上芽或側(cè)芽,這樣,可以讓萌發(fā)出的新枝呈拋物線形狀向外擴展生長。
2.冬季修剪
冬季,龍爪槐葉子落盡,交錯的枝條可以一覽無余,這時的修剪要更加認真、仔細。首先,要對樹冠的形狀進行調(diào)整,用繩子或鉛絲改變枝條的生長方向,將鄰近生長比較密的枝條拉到枝條缺失的位置加以固定,使整個樹冠的枝條分布均勻。其次,逐一剪除樹冠內(nèi)部的干枯枝、病弱枝、過密枝,再根據(jù)樹枝生長的粗細程度將枝條在彎曲度最高點處留上芽進行短截,一般要求粗壯的枝條比細弱枝條留的要長些。
3.龍爪槐的特殊造型
(1)綠色長廊修剪法
公園入口兩邊的龍爪槐,定植后可在入口處搭設棚架,將臨近路徑兩側(cè)的枝條引到棚架上,讓其相向生長。幾年后,當枝條交織固定在一起時,就可以把棚架去掉。這樣,公園入口處就會出現(xiàn)一條綠色長廊,形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2)傘狀修剪法
狀接近龍爪槐的自然生枝狀況,是龍爪槐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種整型方式。嫁接成活當年,在同一水平面上從不同的方向選留3~5條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質(zhì)化時,向外水平引縛。新梢長到80~10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發(fā)新梢。冬季修剪,主枝基部粗2厘米以上者,可保留至80厘米,2厘米以下者保留至60厘米處,防止偏冠。偏冠部位,去強留弱,去長留短,以培養(yǎng)勻稱豐滿的冠型。第二年每一主枝上選留二三個延長枝向外延伸生長,可從新梢下垂彎曲處下方剪去,促進新梢生長,而后同樣進行修剪,擴大樹冠,同時要及時剪除內(nèi)膛的下垂枝及高出“傘頂”的枝條。經(jīng)過三四年,基本可成型。此樹形適于行間距大的地方栽植,可孤植、列植。
(3)波紋傘面修剪法
第一年將預留的枝條在彎曲度最高處留上芽短截,第二年將下垂的枝條從底端起15厘米左右留外芽進行修剪,第三年和第一年一樣在彎曲度最高處留上芽短截。如此幾年,即成波紋狀傘面,孤植或成行栽植甚為美觀。
(4)圓柱狀修剪法
過多地進行人為修剪,充分發(fā)揮其自然下垂的特點。要解決好偏冠問題,通過修剪、綁扎等手段使枝條在四周分布均勻。當枝條接近地面或垂到地面時,從距地20~30厘米處剪斷,內(nèi)部下垂枝剪除。當樹冠達到理想狀態(tài)后,應將向外延伸的枝條及時剪除,保持圓柱形。這種造型適合于空間狹小處。如路邊行列式栽植及在小型花壇、景點中栽植。
球狀:在國槐干高1米以下截斷進行嫁接。接穗成活后,選5至6條主枝,在下部距地30厘米處綁扎,并借助竹條使枝條彎曲似圓弧,各圓弧盡量保持在同一球面上。以后萌發(fā)的新梢或縱向或橫向以這幾條主枝進行編織。及時剪去下垂新梢及伸出球面的枝條。二三年后,基本形成球狀樹冠,這時應改編枝為修剪,用大剪將球面修剪圓滑。這種造型適合在小型花壇及草地上布置。
(5)塔狀修剪法
塔狀:該造型需要選干高在3~4米的國槐進行分層嫁接。主干無分枝的國槐頂端抹頭后進行插皮枝接,其下1至2層用皮下腹接法。這種培養(yǎng)方法易造成上下部生長不平衡,且皮下腹部成活枝易折傷。最好從小苗開始培養(yǎng)。國槐苗高1米時,摘心選留1個直立生長枝作為主干延長枝,留3~4個作為供嫁接用的主枝,并使之分布均勻,并通過綁扎使各主枝的預定嫁接點在同一水平面上。在開張這些主枝角度時,應使預定嫁接位置高于其后端部分,防止頂端優(yōu)勢造成砧木萌生。待主枝粗度在1.5~2厘米時即可嫁接。嫁接成活后,培養(yǎng)枝層技術(shù)同傘狀造型。主干延長頭高出第一層枝1米左右時,同上述做法再行摘心培養(yǎng)。塔狀型一般以3~4層為好,各層下垂枝不超過30~40厘米,并且使上層面積較小,依次向下漸大。該造型修剪起來不方便。
(6)匐匍狀修剪法
槐枝條生長垂地后,不進行短截,而是在距地20厘米左右立一支架,讓新梢匐匍向前生長,可對新梢適當加以人工引縛。外圍修剪后成正方形、圓形等多種圖案,可在圖案中留出空隙,栽植鮮艷的花草。
(7)亭形修剪法
三四株高3米以上的龍爪槐成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栽植,株間距不超過3米,通過綁扎、引縛等手段,5年左右亭亭如蓋。為體現(xiàn)造型的逼真感,應控制外圍枝的伸展?!君堊钡酿B(yǎng)護技術(shù)及常見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