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冷熱不均仍以導致身體“上火“。醫(yī)學上不僅借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并把“火“依病理分為上述的虛、實兩大類,而根據各個不同臟腑的癥狀,中醫(yī)將上火分為“肺火“、“胃火“、“肝火“、“心火“以及“腎火“五類。
最常見的是肺火,起因為當氣候變化劇烈,身體適應不良,或過度勞累,通常和感冒同時發(fā)生,另外吃得太飽或者穿得過厚也會引起肺火。肺有火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無痰、痰中帶血,口鼻干燥,潮熱盜汗,甚至失眠等。可以用川貝雪梨湯進行調理。
而胃火是飲食習慣不佳,過度食用辛辣、重口味食物或嗜酒等,都會導致胃火旺盛。胃有火主要表現(xiàn)在胃部灼熱疼痛、牙及牙齦痛、牙齦紅腫、牙根發(fā)炎、口臭、腹痛便秘。石膏綠豆湯是不錯的食療。
心情郁悶、脾氣暴躁易怒,導致肝郁氣滯而使肝火上升。癥狀有頭暈脹痛,目視不清、眼干、耳鳴、眼里分泌物多,口苦咽干,甚則昏厥、發(fā)狂、嘔血等。可以選擇夏枯草菊花桑葉茶。
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xiàn)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癥狀,甚至有熱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飲水等。最好的辦法是食用蓮桅煮湯。
腎火過旺主因為腎水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松動或疼痛,或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捎描坭截i腰清腎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