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新茶呈圣俞
[宋]歐陽修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
人情好先務(wù)取勝,百物貴早相矜夸!
年窮臘盡春欲動,蟄雷未起驅(qū)龍蛇。
夜聞?chuàng)艄臐M山谷,千人助叫聲喊呀。
萬木寒凝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
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
終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園復(fù)窊。
鄙哉谷雨槍與旗,多不足貴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箬包裹封題斜。
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佳。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來遠(yuǎn)從天涯
停匙側(cè)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憐俗夫把金錠,猛火灸背如蝦蟆。
由來真物有真賞,坐逢詩老頻咨嗟!
須臾共起索酒飲,何異奏雅終淫哇。
【注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宋天圣八年(1030)進士。官館閣??保驗榉吨傺捅嬲_,貶為夷陵令。嘉祐年間,加龍圖閣學(xué)士,知開封府。后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熙寧年間,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退職。以詩文著名于世,是當(dāng)時詩文革新的領(lǐng)袖。其史學(xué)成就卓著,主修《新唐書》、《新五代史》、另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1]圣俞:梅堯臣的字。
[2]京師句: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說:“惟白茶與勝雪,自驚蟄前興役,浹日乃成。飛騎疾馳,不出中春,已至京師,號為頭綱。”宋子安《試茶錄》說:“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歲多暖,則先驚蟄十日即芽;歲多寒,則后驚蟄五日始發(fā)。”一旦焙出,立馬飛鞭傳送,猶如“快馬加鞭送荔枝”一般。
[3]全句是描寫建安北苑官茶開采時的喊山習(xí)俗。史載,每當(dāng)茶園開采之晨,督辦漕運官隨從官吏、役夫及茶農(nóng),要在山場鳴金擊鼓,揚聲高喊“茶發(fā)芽”,由此成俗。
[4]槍與旗:王得臣《塵史》卷中《詩話》云:“閩人謂茶芽未展由槍,展則為旗,至二旗則老矣。”
[5]金錠:金是金屬,錠是未經(jīng)冶鑄的銅鐵。
[6]本句講的是炙茶。團茶外面有油膏敷面,所以要用炭火炙,辦法是:紅泥小火爐,木炭放爐里燒紅,用竹夾將茶餅夾在炭火上文火炙烤,烤到香茶顯露,爾后趁熱放進紙袋,汲去油膏,以使“精華之氣無所散逸”。
【評析】
擊鼓喊山:茶鄉(xiāng)有“擊鼓喊山”之習(xí),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建州北苑鳳凰山舉行,千萬眾人齊聲呼喊“茶芽發(fā)”,場面極為壯觀。此詩因品嘗梅堯臣寄贈的新茶而作,與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詠》和詩都是宋代茶詩中的上乘之作。其中對建州茶鄉(xiāng)“擊鼓喊山”風(fēng)俗的描寫和“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的贊頌之詞,都呈現(xiàn)出作者對中國茶文化的深刻領(lǐng)會和由衷的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