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被害后莖葉扭曲萎縮,發(fā)現后及時拔掉銷毀,可噴灑50%多菌靈500倍液。蟲害主要有蚜蟲。可噴硒50%敵敵畏800-1000倍液。其他防治方法參考瓜葉菊、一串紅、月季病蟲害防治部分。
白銹病防治
【癥狀】發(fā)病部位主要是葉、葉柄及嫩莖,受害葉片初期在葉上有淺綠色小斑。后逐漸變成淡黃色,邊緣不明顯,嚴重時擴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產生白色疤狀突起,破裂時,散發(fā)出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莖受害時造成花、莖扭曲,當病斑包圍葉柄、嫩梢時,環(huán)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長不良,萎縮死亡。
【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旋花白銹菌(albugoipomoeae-panduranae),屬白銹屬的一種真菌。病菌在病組織內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產生孢子囊,侵入牽?;ǖ刃浦参铮话阍?-9月為發(fā)病盛期,牽?;ǚN于可帶菌并成為翌年浸染源。
注意預防苗期猝倒病,尤其是幼苗階段,除做好消毒工作外,稀播、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風、適合的溫度和不過分濕澇也能大大減少發(fā)病機會,一旦發(fā)病,應及時拔除病株,使用普力克、疫霜靈、根病治等藥劑進行土壤澆灌,一般容易控制。溫度高時播種,苗期還要預防腐爛病等。成苗后一般不易發(fā)生病害,但因栽培環(huán)境的影響仍可發(fā)生一些病害,灰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等,應以預防為主,可用多菌靈+鏈霉素每7至10天噴灑一次。一旦發(fā)生病害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癥施治。害蟲要注意預防蚜蟲、紅蜘蛛、菜青蟲,尤其要注意防治斑潛蠅,要注意觀察,在蟲害初發(fā)時及時噴灑相關藥劑,一般容易控制。
【防治方法】
①及時拔除病株并銷毀。以減少對種子的浸染。
②選留無病種子作為繁殖種子,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避免與旋花科植物輪作。
③發(fā)病初期噴l%波爾多液或50%疫霉凈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霧1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