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利時公司的macs系統應用為例,說明dcs應用系統組態(tài)的一般方法。macs系統給用戶提供的是一個通用的系統組態(tài)和運行控制平臺,應用系統需要通過工程師站軟件組態(tài)產生,即把通用系統提供的模塊化的功能單元按一定的邏輯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能完成特定要求的應用系統。系統組態(tài)后將產生應用系統的數據庫、控制運算程序、歷史數據庫、監(jiān)控流程圖以及各類生產管理報表。應用系統組態(tài)流程如下:
(1)前期準備工作。進入系統組態(tài)前,應首先確定測點清單、控制運算方案、系統硬件配置,包括系統的規(guī)模、各站io單元的配置及測點的分配等,還要提出對流程圖、報表、歷史數據庫、追憶庫等的設計要求。
(2)建立目標工程。在正式進行應用工程的組態(tài)前,必須針對該應用工程定義一個工程名,該目標過程建立后,便建立起了該工程的數據目錄。
(3)系統組態(tài)設備。應用系統的硬件配置通過系統配置組態(tài)軟件完成。采用圖形方式,系統網絡上連接的每一種設備都與一種基本圖形對應。在進行系統設備組態(tài)之前必須在數據庫總控中創(chuàng)建相應的工程。
(4)數據庫組態(tài)。數據庫組態(tài)就是定義和編輯系統各站的點信息,這是形成整個應用系統的基礎。在macs系統中有兩類點,一類是實際的物理測點,存在于現場控制站和通信站中,點中包含了測點類型、物理地址、信號處理和顯示方式等信息;一類是虛擬量點,同實際物理測點相比,差別僅在于沒有與物理位置相關的信息,可在控制算法組態(tài)和圖形組態(tài)中使用。
(5)控制算法組態(tài)。在完成數據庫組態(tài)后就可以進行控制算法組態(tài)。macs系統提供了符合iec1131-3標準的五種工具:sfc、st、fbd、ld和fm。
(6)圖形、報表組態(tài)。圖形組態(tài)包括背景圖定義和動態(tài)點定義,其中動態(tài)點動態(tài)顯示其實時值或歷史變化情況,因而要求動態(tài)點必須同已定義點相對應。通過把圖形文件連入系統,就可實現圖形的顯示和切換。
(7)編譯生成。系統聯編功能連接形成系統庫,成為操作員站、現場控制站上的在線運行軟件的基礎。系統包括實時庫和參數庫兩個部分組成,系統把所有點中變化的數據項放在實時庫中,而把所有點中不經常變化的數據項放在參數庫中。服務器包含了所有的數據庫信息,而把現場控制站上只包含該站相關的點和方案頁信息,這是在系統生成后由系統管理中的下裝功能自動完成的。
(8)系統下裝。應用系統生成完畢后,應用系統的系統庫、圖形和報表文件通過網絡下裝在服務器和操作員站。服務器到現場控制站的下裝是在現場控制站啟動時自動進行的?,F場控制站啟動時如果發(fā)現本地的數據庫版本號與服務器不一致,便會向服務器請求下裝數據庫和方案頁。以上是 dcs應用系統組態(tài)方法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