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沖泡漢中仙毫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到三次,故漢中仙毫有“三起三落”之稱。
最后豎沉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堆綠疊翠,妙趣橫生,歷來傳為美談。且不說品嘗其香味以飽口福,只消親眼觀賞一番,也足以引人入勝,神清氣爽。
根據“輕者浮,重者沉”的科學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漢中仙毫茶芽相抱的葉與葉之間和茶芽液泡中都充滿空氣,葉面茸毛吸水性能很差,造成芽重小于水對它的浮力,于是沖水后茶葉從杯底浮到水面,當水從芽柄篩、導管浸入茶葉,葉體吸水膨大,擠出部分葉間與液泡內的空氣,在芽頭上形成一個氣泡,氣泡內熱空氣破泡而出,對浮在水面的仙毫產生一個反作用力,這樣又使仙毫下沉,如此往復幾分鐘,使仙毫上下沉浮,出現“三起三落”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