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喜大普奔
2016年8月31號,勐??h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全國普洱茶產業(yè)知名品牌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工作驗收。這是該縣繼榮獲“中國西部最美茶鄉(xiāng)”、“中國普洱茶文化之鄉(xiāng)”、“全國重點產茶縣百強縣”和“中國茶業(yè)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等稱號后的又一榮譽。
據西雙版納電視臺報道,截止2015年,勐??h茶園總面積達到57.75萬畝,毛茶總產量2.38萬噸,成品茶總產量2.88萬噸。茶業(yè)實現工農業(yè)總產值占全縣地區(qū)生產總值的53.36%;茶葉稅收占全縣稅收總收入的45.37%。全縣普洱茶抽樣質量合格率為96.17%,消費者對勐海普洱茶產品質量整體滿意度指數為80.40分。勐海茶獲得國家證明商標,勐海味成為中國普洱茶的標桿和代表。茶業(yè)躍居為勐??h第一大產業(yè),成為了全國普洱茶生產的強縣和第一大縣。
勐海古稱“佛海”,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東接景洪市,東北接思茅市,西北與瀾滄縣毗鄰,西和南與緬甸接壤。屬熱帶、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8.7℃。
勐海,在傣語中意思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其種茶、制茶、用茶、貿茶的歷史已有1700多年,從發(fā)展歷史脈絡上看大致可以分為8個階段。
濮人種茶
“濮人”、“濮滿”是今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先民,為史學和茶學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種茶的先民之一,如今集中聚居在勐??h布朗山、巴達等山區(qū)鄉(xiāng)。當地布朗、哈尼等少數民族把孔明敬奉為茶祖,稱茶樹為“武侯遺種”,倍加崇敬。在滇南、滇西南地區(qū)的20多個縣,只要有“濮人”后裔布朗族人的古寨,就一定有古茶樹。被瀾滄江一分為二的西雙版納,擁有中國面積最多的古茶樹山林,布朗族、愛尼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寨子里的碑記和代代相傳的習俗,讓一千多年前的種茶制茶手藝歷史鮮活地傳承下來,成為普洱茶源起的見證。
唐代發(fā)展
及至唐代,樊綽的《蠻書·云南管內物產第七》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所說“銀生城”,即今普洱市景東縣,是當時南詔六節(jié)度之一銀生節(jié)度的所在地,管轄范圍包括今普洱、西雙版納等地區(qū),而產茶的“界諸山”就是西雙版納、普洱境內各大茶山。亦是普洱茶興起的記載。
清朝興盛
清代,經過長時期的工藝發(fā)展和品質沉淀,普洱茶曾迎來了自己的首個巔峰時期。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記》一文中稱:“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隨著普洱茶名揚天下,勐海也正式開始出現規(guī)?;闹撇琛?910年,清政府幫助車里土司平定了勐海土司和勐遮土司之間的內訌,同年,漢族商人張?zhí)秒A在勐海開設了勐海歷史上的第一個茶莊。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勐海的普洱茶生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1923年以后,由于經緬甸、印度進入西藏的茶路的發(fā)現,很多人到勐海設立茶莊,壓制茶葉后直接出境。普洱茶南洋通道的開辟,將勐海茶帶入黃金時代。1930年,普洱茶的種植、加工與貿易重心由思茅、易武一代轉移到勐海,通過英屬緬甸源源不斷銷往南洋,開創(chuàng)了普洱茶繼清朝后的民國第二春,勐海也因活躍的茶葉貿易而被稱為“茶葉城”。
現代化開啟
1939年初,剛成立的云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派遣范和鈞、張石城兩先生赴勐海(當時叫佛海)調查茶葉產銷情形,并籌建年產5000箱機制茶的實驗茶廠,即“佛海實驗茶廠”。1940年,范和鈞和張石城及首批職工,歷盡艱辛創(chuàng)建佛海茶廠 (即后來的勐海茶廠,今天的大益集團的前身。)茶廠從國外運來茶葉揉捻、壓茶等機械設備,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開啟了云南機械加工傳統普洱茶的時代。
佛海茶廠建成
1940年發(fā)生的兩件事深刻影響了勐海茶:一件是日軍入侵中南半島,普洱茶的南下通道徹底斷絕,而佛海慘遭日機轟炸掃射,佛海茶廠不得已疏散人員撤至昆明。另一件事是當時中茶公司作為四大家族控股企業(yè),一邊覬覦勐海茶葉經濟帶來的巨大財富、欲從搶占普洱茶資源;一邊弱化普洱茶的生產,大力發(fā)展紅茶、綠茶。而普洱茶僅作為能換取寶貴外匯的特種茶,安排部分茶廠定點生產。
就此,習慣于普洱茶路徑的勐海茶,在云南茶葉綠茶化、紅茶化的狂飆突進中日漸沉淪。勐海茶也因此徹底一蹶不振,成為了市場的陪襯。
改革壯大
新中國成立后,歷屆勐??h委、縣政府都把茶葉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yè)堅持不懈加以扶持,不斷培育提升、壯大。
1973年,勐海茶廠借鑒廣東“發(fā)水茶”技術,試驗出人工發(fā)酵工藝,使普洱茶加工技藝發(fā)生了飛躍性變革;1989年,勐海茶廠的“大益”牌成為云南茶產業(yè)中唯一的國家級馳名商標。勐海茶廠于2004年通過重組成立大益集團,“大益”穩(wěn)居普洱茶第一品牌地位,其“普洱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此同時,一批品牌普洱茶企業(yè)迅速健康成長。如今,勐海普洱茶產品暢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遠銷英國、日本、美國、俄羅斯、波蘭等20多個國家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qū),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高。
價值重現
從2000年左右開始,發(fā)展到今天,經過港臺普洱茶愛好者、商人、學者對普洱茶的重新定義,使得普洱茶正式脫離了綠茶(生茶)與黑茶(熟茶),成為中國最特立獨行的一種茶類。宣告了中國茶葉除了精加工以外,還有原生態(tài)這一條路徑。
如今的勐海,被世人尊奉為“普洱茶圣地”,隨著茶行業(yè)的發(fā)展正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勐海茶優(yōu)質的原料;源遠流長的種茶、制茶、貿茶歷史,積淀出茶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的神奇絕妙工藝,凝聚出品質獨特、琳瑯滿目、陳韻誘人的普洱茶,在勐海共同譜寫出云南茶業(yè)更為燦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