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唐代施肩吾曾在詩中如是說。
茶被稱作為滌煩子并不是后人突然間的靈感突現(xiàn)而是古人就早已賦予了茶這樣的雅稱。雖不明古人們是在怎樣的意境之中為茶取了這個雅致的的別稱,但是從史料典籍之中,我們似乎可以明白古人對于茶的尊重與癡迷。
常魯公認(rèn)為“滌煩療渴”,意即茶不僅僅有著解渴的功能,也可以洗滌心中的煩惱;施肩吾則是毫不避諱的稱茶為“滌煩子”,賦予茶以生命與靈魂,像一位隱士,超凡脫俗,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像一位謙謙君子,風(fēng)度翩翩,安然自若;也像一位清新佳人,清新雅麗,世間煩愁苦悶都與之無關(guān)……
清茶幾許,穿越歷史的塵煙,清香依舊。茶,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飲品,而更多的是滌盡世間煩絲的滌煩子。
茶香之中使人安靜,茶香之中讓人明志,茶香之中同樣使人清心宜神,忘卻煩憂。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zhí)念,便可寂靜安然。
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間。云淡得悠閑,水淡育萬物。世間之事,紛紛擾擾,對錯得失,難求完美。若一心想要事事求順意,反而深陷于計較的泥潭,不能自拔。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樂天隨緣一些,就會輕松自在一些。外境好壞并不是苦樂的根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
青春,一場盛世的繁華,愿不傾城,不傾國,只傾我所有。只為過簡單安穩(wěn)的生活,單純而平凡。一支素筆,一杯普洱茶,一段時光,淺笑又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