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頭的古茶樹品種也很復(fù)雜,從枝條和葉片來看,有五六個品種,各個品種味道還不一樣:像上村那種枝條如藤條狀的古茶樹箐頭也有五六棵樹干徑都在100厘米以上,茶樹已很古老,從葉片上看類似半人工半野生的過渡型古茶樹,像這種過渡型的大茶王,在無量山海拔850米以上的村寨都有,且樹齡都很老,都種在地埂上。
這種茶是景東縣本地品種,應(yīng)是古人從原始森林中引出來馴化栽種的茶樹,這種茶樹的葉片都帶有野生茶的特征,葉背尢絨毛,葉齒不明顯,共味不苦稍淡,舌感潤,茶湯悠香韻長入口感覺有野花香,南詔時期蒙舍蠻喝的應(yīng)是這種茶,在西雙版納和雙江、云縣、洲滄等古茶區(qū)很少見這樣的茶,研究茶樹品種的人士到背娃娃山下來看看一定會有收獲。箐頭還有200多畝新式茶園可能是海拔高、氣候涼,10多年了茶樹看上去還很小,這些山箐箐里的茶樹潔凈無比,除了天降的雨水和背娃娃山的云霧再沒什么物質(zhì)觸碰過它們。
公平村委會最遠(yuǎn)的村大平掌村,大平掌村在轎頂山下,背靠轎頂山,面對背娃娃山,隔著石馬河與蘆山村和上村對望。石馬河上現(xiàn)已修有水泥橋,干季不下雨時拖拉機(jī)和越野車已可直接開到大平掌村和箐頭村。大平掌村海拔2000米,村子前面的石馬河河壩較寬,大平掌村視線遠(yuǎn)闊舒放,村子坐北向南,光照也非常好。
村子前方有石馬河,村子背后的山上也公平村委會的古冪—大平掌村淌下一條溪水從村子中間流過,大平掌村水源充沛,是塊適合人居的好地方。后有轎頂山前有背妹妹山,這兩座山的峰頂都奇異雄偉,這種地勢地貌對敬大山的鳥蠻人米說是定片建寨的祥瑞福靈之地,靠近奇山奇峰居住可得山神護(hù)佑,可以斷定,一千多年前烏蠻人已在大平掌一帶建過村寨,在無量山海拔2000米的村寨是一定找得到茶王樹的,大平掌村正是這樣。本內(nèi)容來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無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