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合同欺詐行為如何處理
買賣合同欺詐行為的處理方式是:
1.返還財產。對以虛假身份等形式進行買賣合同欺詐所得的財產,欺詐人負有返還給被欺詐人的義務。例如:欺詐所得的是實物,欺詐人已將實物出賣的,而且該實物已經不可能再追回,欺詐人則需要返還相當于原物的價款。返還范圍應包括原物及其應有孳息。
2.賠償損失。欺詐人因欺詐獲得被欺詐人財產,是一種侵權行為。欺詐人對因其欺詐行為給被欺詐方造成的損失應予以賠償。賠償范圍應包括直接損失及間接損失。
3.繼續(xù)履行。對于在履行過程中出現的欺詐行為,如以劣質產品冒充優(yōu)質產品的行為,欺詐人并無
4.支付違約金。對于在合同已經成立并生效的情況下,欺詐發(fā)生在合同履行階段的,則被欺詐方可要求欺詐方支付違約金,包括合同約定的具有懲罰性的違約金,不以是否客觀上對被欺詐方造成損失為根據。
5.沒收財產。對欺詐行為已構成欺騙罪的,可沒收其已經取得的或約定取得的財產或孳息。
二、合同詐騙罪判多久
根據法律規(guī)定,合同詐騙罪的法定刑期有:詐騙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詐騙金額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其他法定量刑情節(jié)。
三、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