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省茶區(qū)遭受到歷史罕見的干旱,年降雨量只有常年的50%,致使茶樹生長長期處于干旱饑渴狀態(tài),加上冬季持續(xù)低溫的危害,導致茶樹普遍受凍。據調查,全省茶園受凍害面積占茶園總面積的50%,有些縣高達80%左右。據初步分析,茶樹凍害造成茶葉減產在30%左右,個別縣、市、區(qū)春茶絕產。從凍害調查的情況看,一是幼齡茶園比投產茶園重,二是管理粗放,造成樹體衰弱的茶園受凍害重,三是越冬防護措施不得力的茶園凍害重。為此,對遭受凍害的茶園,應加強管理,具體抓好以下幾項措施。
1、及時修剪:根據茶樹受凍害的不同程度,采用輕修剪、重修剪和臺刈措施,修剪的時間應在3月底之前完成。在修剪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無論采用哪種修剪措施,應將剪口落在茶樹枝干受凍部位以下的新鮮處;二是在同一地塊茶園或同一行的茶樹中,會出現沒有受凍害的茶樹,在修剪時也應和受凍害的茶樹一樣剪齊,不要人為地形成高低不平的“二層樓”現象,以培養(yǎng)整齊的茶樹蓬面,以利于今后的茶園管理和采茶。
2、茶園耕作:茶樹修剪以后,要進行耕作來疏松茶園土壤,并清除茶園中的枯枝落葉開溝埋入茶園中,既能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茶園的保肥保水能力。春季茶園耕作一般以淺耕為主,耕作深度為10厘米左右,時間在3月底至4月初。耕作過深會損傷茶樹吸收根系,影響茶樹生長。耕作時間推遲不利于土壤溫度的提高,影響茶芽的萌發(fā)。
3、適時施肥:春季茶園第一次施肥稱為“催芽肥”,一般應在茶芽萌發(fā)前的20天左右施入茶園中,我省茶區(qū)的催芽肥使用應在4月初進行。催芽肥一般是以速效化肥為主,既易溶于水又易被茶樹吸收利用,以保證茶樹生長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它對促進茶樹第一輪新梢生長有很大的作用,并能為第二輪新梢的分化打好基礎。催芽肥要開溝施,即使是臺刈的茶園也要在原樹冠垂直下開溝施,因茶樹的吸收根就分布在這一范圍。開溝深度在20厘米左右,畝施硫酸氨或尿素50公斤左右,施肥后立即蓋土,以防肥效流失。
4、及時灌溉:水分不但影響茶葉的產量,也影響茶葉的品質,當水分充足時,茶樹生長就旺盛,新梢生長量大,鮮葉的嫩度好。茶園施入的肥料只有被水溶解,茶樹才能吸收利用。所以,茶園施肥后要根據土壤的墑情及時澆水,也叫“催芽水”。灌溉的方法有噴灌、滴灌和溝灌三種,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澆透澆勻,要防止灌水過多以引起肥水流失以及造成土壤板結。
5、鋪草保墑:茶園行間鋪草是一項傳統(tǒng)的管理措施,它不僅能起到保溫、保濕、滅草的作用,而且能改善茶園土壤環(huán)境,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極為有利。茶園行間鋪草時間應在施肥、澆水和茶園耕作以后進行,鋪草的厚度在15厘米~20厘米左右,玉米秸稈、麥草、稻草等均可。
6、病蟲防治:茶樹修剪以后,要噴施0.3波美度~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以防病害危害茶樹。待茶芽萌發(fā)后,根據害蟲發(fā)生的種類,按照無公害茶園允許使用農藥的要求防治。如葉蟬類的害蟲可用10%吡蟲啉4000倍~5000倍;35%賽丹1000倍;2.5%魚藤酮300倍~500倍防治。茶蚜害蟲可用10%吡蟲啉5000倍~7500倍;50%辛硫磷1000倍~1500倍;2.5%溴氰菊酯6000倍~8000倍防治。茶葉螨類可用73%克螨特1500倍~2000倍;20%四螨嗪1000倍防治。卷葉蛾類
可用80%敵敵畏800倍~1000倍;2.5%嗅氰菊酯4000倍~6000倍;0.2%苦參堿1000倍~1500倍防治。黑刺粉虱可用50%辛硫磷800倍~1000倍;10%吡蟲啉2000倍~3000倍;黑刺粉虱真菌制劑等防治。蚧類害蟲可用45%馬拉硫磷800倍;48%毒死蜱(樂斯本)800倍~1000倍防治。
7、輕采養(yǎng)蓬:受凍害后的茶園,如何使其盡快恢復樹勢,擴大茶蓬采摘面積,輕采養(yǎng)蓬是關鍵措施之一。對于凍害后輕修剪的茶園春茶要留一葉采,夏、秋茶要各留2葉~3葉采,以確保葉綠層的厚度;重修剪的茶園春茶新梢長到10厘米左右打頂采,夏、秋茶要留2葉~3葉采;臺刈的茶園采摘和幼齡茶園相同,采用以采代剪的方法進行定型修剪,即第一輪新梢長至15厘米左右時,打頂采茶,促進側芽萌發(fā),形成有效側枝來擴大茶樹蓬面。在兩年之內要以養(yǎng)蓬為主,以采茶為輔。
以上措施的綜合運用,才能使受凍害的茶園盡快恢復樹勢,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