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種植百香果的網友發(fā)來自家百香果病害的圖片,經研究耕種幫認為是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就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癥狀、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傳播方式及防治方法,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癥狀黃瓜花葉病毒是一種極具嚴重的病毒病害,屬雀麥花葉病毒科,病毒能夠延伸到除生長點之外的任何部位。黃瓜花葉病毒是寄主規(guī)模之大、散布范圍最廣、最具經濟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全球所有煙草種植區(qū)都有該病毒的散布及危害。黃瓜花葉病毒病主要由黃瓜花葉病毒和甜瓜花葉病毒兩者侵染引起的。病毒主要在多年宿根動物上越冬,由于鴨跖草、反枝莧、刺兒菜、酸漿等都是桃蚜、棉蚜等傳毒蚜蟲的越冬寄主,每當春季來臨季瓜類發(fā)芽后,蚜蟲就逐漸開始活動或遷飛,重要成為傳播花葉病毒的媒介。
黃瓜花葉病毒病從苗期到結果期均可發(fā)生,發(fā)病初期葉脈呈半透明狀,幾天后就出現(xiàn)濃淡不均的典型花葉。發(fā)病早的百香果植株明顯矮縮,根系發(fā)育不良。葉上常出現(xiàn)沿主側脈的褐色壞死斑,或沿葉脈出現(xiàn)對稱的深褐色的閃電狀壞死斑紋。
百香果苗期染病子葉變黃枯敗,幼葉現(xiàn)濃綠與淡綠相間花葉狀。成株染病新葉呈黃綠相嵌狀花葉,病葉小略舒展,嚴重的葉反卷,病株下部葉片漸漸黃枯。瓜條染病時,明顯表現(xiàn)深綠與淺綠相間疣狀斑塊,果面凹凸不平或者畸形怪狀,病發(fā)嚴重時候節(jié)間短縮,簇生小葉,不結瓜,致萎縮枯死。
黃瓜花葉病毒病發(fā)病初期表現(xiàn)“明脈”癥狀,逐漸在新葉上表現(xiàn)花葉,病葉變窄,伸直呈拉緊狀,葉表面茸毛稀少;葉尖細長,有些病葉邊緣向上翻卷。重病百香果株簇生小葉,不結果,致百香果植株萎縮枯死。
1、百香果苗期染?。鹤尤~變黃枯萎,幼葉呈深綠與淡綠相間的花葉狀,同時發(fā)病葉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皺縮、畸形。
2、百香果成株染?。盒氯~呈黃綠相間的花葉狀,病葉小且皺縮,葉片變厚,嚴重時葉片反卷;莖部節(jié)間縮短,嚴重時病株葉片枯萎;果實呈現(xiàn)深綠及淺綠相間的花色,果實畸形。老葉有褪綠及黃化現(xiàn)象;病株矮化,生長不良,花、果明顯減少。
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傳播方式黃瓜花葉病毒cmv可經接觸、蚜蟲及嫁接等方式傳毒。
1、百香果園周邊有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和甘藍、芥菜、蘿卜、菠菜、芹菜等蔬菜相鄰發(fā)病較重。
2、當氣溫低,降雨量大,發(fā)病就輕;溫度高、日照強、干旱的氣候條件,缺水、缺肥、發(fā)病較重。
3、病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株上越冬,由于鴨跖草、反枝莧、刺兒菜、酸漿等都是桃蚜、棉蚜等傳毒蚜蟲的越冬寄主,每當春季作物發(fā)芽后,蚜蟲開始活動遷飛,成為傳播此病主要媒介。
4、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發(fā)病適溫為20度,氣溫高于25度多表現(xiàn)為隱癥。
5、病毒病可通過蚜蟲和摩擦傳播,有60多種蚜蟲可傳播該病毒,主權以蚜蟲為主。病毒在植株內增殖和轉移很快,浸染后在氣溫24度條件下,6小時在葉肉細胞內出現(xiàn),48小時可再侵染,4天后即可顯癥。
6、蚜蟲以非持久性傳毒方式傳播病毒,在病株上吸食2分鐘即可獲毒,在健壯植株上吸食15~120秒就完成傳毒過程。
百香果黃瓜花葉病毒病預防措施
1、加強調運和產地檢疫,嚴格控制封鎖發(fā)生區(qū)。對未發(fā)生區(qū)加強檢疫,防止通過種子、種苗進行傳播擴散。
2、用農業(yè)措施防治,是控制黃瓜花葉病毒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是在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
3、選用抗病品種。
4、預防期:使用2%氨基寡糖素30~50毫升兌水15公斤噴施。
5、治療期:病發(fā)早期,35%核苷溴嗎啉胍30~50毫升+黃瓜病毒專用40克,或30%壬基酚磺酸銅水乳劑600倍液、2%寧南霉素水劑500倍液、0.5%菇類卵白多糖水劑300倍液,或1.5%植病靈ⅱ號乳劑1000倍液、10%混雜脂肪酸銅水劑100倍液進行全株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