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壓條又叫空中壓條。此法常用于一些扦插不易成活、基部不生萌蘗、枝條位置過高又不易彎曲到地面的花木,如白玉蘭、米蘭、桂花、含笑、山茶及柑橘等。采用高枝壓條所得新苗,具有成株快、開花結果早的特點。方法是:在春季、夏末或溫室內,選一二年生枝條的適當部位,進行刻傷或環(huán)割。然后用對半竹筒或劈開的花盆、聚乙烯薄膜等包裹刻傷部位,內填青苔、腐殖土或蛭石等,并經常灌水保持濕潤。
生根后,從包裹物下邊剪離母體,移植在盆里或地里培養(yǎng)。常用的刻傷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刻痕法。即在被壓部位,縱向刻幾道傷痕或橫向刻傷一二圈,深達木質部。此法多用于容易發(fā)根的花卉。
②去皮法。將枝條被壓部位的樹皮環(huán)狀剝去2/3,寬約1厘米左右,促使環(huán)剝上方形成層發(fā)出新根。此法多用于生根困難的花卉。
③扭枝法。適用于枝條柔軟、容易離皮的花卉,用手將被壓部位扭曲,使韌皮部和木質部分離。此法省工省時,便于操作。
④縊扎法。用細鐵絲緊綁在被壓部位,深達木質部,使其不能加粗生長,并使韌皮部中的篩管不通,從而使同化產物集中在綁扎處,而刺激生根。
以上各種方法所形成的傷口,還可使用生長素進行處理,促進生根。高枝壓條后,需要幾個月的養(yǎng)護才可剪離母體,然后帶原土移植,另成新株。
壓條后的管理壓條管理比較簡單,主要是保持土壤的濕潤,經常松土,使其透氣良好,利于生根。冬季適當防寒。較大枝條生根后可分次切割,這樣比較安全可靠。移栽后,最好放于背風處,緩苗幾天,然后轉入正常管理。(關注:變色木的養(yǎng)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