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貢茶
倚邦茶山產(chǎn)的茶,雍正時期曾被選為貢茶,古鎮(zhèn)客商茶農(nóng)往來云集,鼎盛一時。當時的貢茶到底是哪一類茶呢?以當年京城地帶的品飲潮流來看,很可能是綠茶,炒青還是曬青都有可能,不過出自普洱府稱其為普洱茶當無異議。
2.高海拔茶區(qū)
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所產(chǎn)茶葉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倚邦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海拔較高的茶區(qū),360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全是高山。
與易武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異更大,海拔最高達到1950米,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
奇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倚邦茶香高馥郁,茶湯細膩,苦澀味輕,回甘好,清心爽口的絕佳品質,品倚邦,一直有一種被關照和撫慰的感覺。
3.獨特小葉種
普洱茶有別于其它茶類的一大特點,就是其原料采用云南大葉茶制作,而以倚邦中小葉種制作的曬青茶,其品質竟不亞于傳統(tǒng)大葉種制作的普洱茶,這就留下了兩大公案:
一是倚邦茶算是普洱茶嗎?
二是倚邦小葉種從何而來?
且不管現(xiàn)代人對普洱茶是如何定義的,歷史上的倚邦茶,卻實實在在普洱茶的代表,而且是普洱貢茶的一種?,F(xiàn)代定義的分歧在于大小葉種之別,但我們通過品鑒,明顯感覺到倚邦中小葉種茶的品質與內地小葉種茶完全不一樣,根據(jù)有關專家的審定,倚邦茶區(qū)內的中小葉種品質不但優(yōu)于當?shù)氐拇笕~種,而且優(yōu)于其它省份的中小葉種。若非如此,當年清朝的皇帝也不會舍近求遠,點名要喝這千里之外的貢茶了。
茶乃飲品,喝到口里才算數(shù),看來,倚邦茶卓絕的品質證明的:不是倚邦茶太過異類,而是普洱茶定義的不嚴謹。
至于倚邦小葉種的來歷,現(xiàn)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明清時期四川或江西的茶農(nóng)攜帶茶種種植而來,
另一種說法是則認為倚邦小葉茶也屬于大葉種系列,因其特色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土壤讓它發(fā)生了變異,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當?shù)厮追Q貓耳朵的小葉形狀。兩種說法目前都無從考據(jù),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當然,倚邦茶區(qū)也有大葉種茶樹,準確說是大葉種和中小葉種茶樹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樹等地還保留有小規(guī)模的古茶園,其中不乏中小葉種古樹。而名聲較大的曼松茶區(qū),因為歷經(jīng)破壞,古樹存量很小。
主要村寨: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
4.品質特點
倚邦古樹茶特征:
其鮮葉梗短葉小,芽頭也小,持嫩度不如易武,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居多,條索黑亮較短細;湯色黃綠,葉底黃綠,澀若苦淡,苦中帶甜,湯質飽滿;回甘快且較長久,香氣顯,由于長于山野,環(huán)境好,山野氣韻好,杯底留香。
普洱茶吧之所以選擇2016年做過的倚邦,不僅僅為古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茶山的崇敬和惦念,更多為的是茶吧友人們對這款茶的評價和贊賞,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茶吧友人之間如水之純潔的情誼卻以倚邦這款優(yōu)質茶品為媒介循環(huán)流轉,經(jīng)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