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被稱為“貢茶之鄉(xiāng)”,清朝末年成為普洱茶的生產、集散中心。那時茶商馬隊紛紛前來易武,終年馱鈴回蕩,商旅塞途,造就了易武歷史上茶莊林立,商賈云集的興盛景象。而如今這樣的盛況又重現了,易武茶山獨特的口感滋味,有著廣泛的消費群體,以至于“易武”成了一個進入普洱茶世界永遠無法繞過的名詞。
武古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中老邊境,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產量最大的茶山,“山山有茶樹,寨寨都種茶”,全鄉(xiāng)擁有古茶園面積1.4萬余畝。易武古茶山海拔在656~2023米之間,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一千多米的海拔差異,形成了“—里不同天”的立體型氣候,具有溫濕、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不同的小區(qū)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易武各村寨產的茶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造就了“麻黑”、“落水洞”、“刮風寨”等山頭明星。
武茶山的古茶樹應該是眾多古茶山中最矮小、最不具備觀賞價值的,很多首次參觀易武古茶山的人或許都會有些失望。這是上世紀80年代,政府一次強制改造古茶園后的產物,目的是為了實現高產、便于采摘而對古茶樹進行臺刈,實施矮化。很多看上去不及人高的古茶樹,實際樹齡很多可能已經上百年了。
生態(tài)指數:★★★★☆
人文指數:★★★☆☆
便利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