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主要是為了解渴,以滿足人體水的生理需要。
所以,喝茶重在數(shù)量,往往是急飲快咽地完成。
而品茶重在意境,它把飲茶看作是一種藝術(shù)的欣賞,精神的享受。
茶人飲茶,都喜歡在“品”字上下功夫。在觀茶、聞香、嘗味的品茶過程中,獲得美感,覓得愜意,權(quán)作享受,往往還會引發(fā)各種聯(lián)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品茶乃是人們運用審美觀,對茶葉進行鑒評與欣賞,是中華民族高潔清雅風尚的一種體現(xiàn),是人們精神在生活中的一種追求。
有的將茶比作美酒,“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云液勝醍醐”;有的將茶比作知音,“琴里知聞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有的將茶比作是嫦娥的靈藥,“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有的不作他比,只求以茶相伴,“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茶一杯”。
周作人當年就曾經(jīng)說,“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通過觀其形、察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使飲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
但對于我來說,喝茶,或許早已成為了習慣:在辦公室忙碌時,定會沖泡一杯簡單的臺灣高山茶,于工作間隙,抿上一口,既能緩沖工作的繁瑣帶來的厭煩和疲憊,又能緩解精神上的緊張與厭倦,而后,淡定從容之感便油然而生;在家的閑暇之余,會給自己(或家人)沏上一杯喜歡的茶,聞著淡淡的茶香,似熟果芬芳,似花香…… 捧著自己插有書簽有待續(xù)看的書,或坐在電腦前,播放著那熟悉的牽魂旋律,那種靜靜的、悠悠的感覺,整個人一個“心里美”,好像全身的毛孔都透著歡樂的旋律。
那淡淡的茶香,或已成為我難以割舍的情緣,每每喝過一杯可心的熱茶,感覺身體變得十分通透、清爽,心情更是難得的悠閑、暢快,可以享受一個人時的寧靜,可以享受兩個人時的默契,可以享受眾多朋友時的熱鬧與分享……
而今,無論走到哪里,或忙或閑,也會習慣性地在手邊泡上一杯茶。
濃有濃的熱烈,淡有淡的清雅。
喝茶,已變成了我的習慣,也許,我愛的不是茶,愛的是有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