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茶,養(yǎng)嘴的講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2
作為一個愛茶的人,一個喜歡喝茶品茶的人,甚至是喜歡泡茶的人,我們應當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哪兒呢?
手上的功夫;
茶葉的基本的品種、加工知識;
口感的純正。
以上三種能力,我覺得對于泛泛喝茶,對喝茶沒有太多要求的人來說,都不重要。然而,一旦對于我們想要把泡茶喝品茶當回事的人來說,就變得很重要了。
因為需求的不一樣,所以這三種能力的先后順序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并不是茶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我們的最重要的能力,最應該訓練的就是——口感的純正。為什么這么說呢?
有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想把一件事做好,先得把工具準備好,讓工具的各方面指標都滿足“把事做好”的需求。對于一個想喝茶,喝茶的人來說,重要的是掌握相關的茶葉知識還是把自己的口感做一個矯正呢?至少知道一款茶的應該具有的基本的口感特征有哪些。如果我們進行了口感上的矯正,那么,我們也許不知道那么多的茶葉加工、種植、品種山頭的知識,卻能幫我們找到一款健康的,符合自己口感標準,同時又可以完成味覺的審美的茶。
當然,當我們學習了很多的茶葉知識,比如茶葉的分類,什么紅綠黃白黑青花,背的滾瓜爛熟;什么老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什么大樹茶、小樹茶、野生茶、單株、混采、拼配;甚至是哪一家茶廠的歷史是怎樣的,出品了哪些茶,如數(shù)家珍。一不小心,我們就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茶文獻、茶品種方面專家,甚至是茶具生產、研究、器型研究方面的專家,卻恰恰忘了,我們最重要的是喝好茶,讓茶之味道愉悅、修養(yǎng)、修飾我們的內心。
通常,我們對養(yǎng)生、養(yǎng)壺、養(yǎng)石、養(yǎng)蘭花……很用心,也很投入,然而,對于愛喝茶的人來說,養(yǎng)嘴就尤其必要了。
我們來看看《孟子》中的一段對話“‘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何謂知言?“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這里講的是我們需要不斷地養(yǎng)我們的浩然之氣,浩然之氣的養(yǎng)成也非一日之功,是“集義所生者”,而非“非義襲而取之。”那么對于口味的養(yǎng)正,理亦如此。
養(yǎng)正,是一切的基礎?!墩撜Z為政篇二》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這里可以知道70歲之前,我們其實是在不斷地熟習規(guī)則。只有當我們把這些規(guī)則爛熟于胸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習茶,與其說是修習基本的茶葉理論,倒不如說修習我們口味的純正。蓋因茶樹品種多如牛毛,而因為種植地、加工工藝、乃至于沖泡手法、沖泡器皿、水溫、水質、品飲器皿的不同而會產生巨大的差異。單單一個茶樹品種,我們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弄明白,何況這中間有無數(shù)的變量,更何況,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的本職工作。然而,當我們口味校正了之后,也許,我們不會清楚這款茶究竟是什么品種,或者什么工藝,然而,我們可以大致知道它的味道是正,還是不正。那么我們在選擇屬于自己的茶品時就顯得有理有據(jù),就顯得從容不迫。
養(yǎng)口感的純正還可以從一個著名的故事說起。
1925年的時候,王國維被聘請為清華研究院的老師,就請溥儀前來敘舊吃飯,吃飯的時候兩人再一次聊起了古董,雖然溥儀不喜歡這些東西,但是卻有一個喜歡收藏的老祖—乾隆皇帝,所以溥儀對于古董這些東西也有一些了解,王國維就拿出了前段時間搜集的兩件古董請溥儀去鑒定。
溥儀拿起古董一看,就告訴王國維這是假的,王國維心中顯然不是很相信,畢竟自己也懂得一些古董鑒定,這兩件東西自己看了很久,溥儀只看了一眼就告訴他是假的,這怎么可能,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王國維又拿出了幾件古董字畫請溥儀幫忙看一看,溥儀有從中調出了幾件贗品。
王國維雖然心中不信,但是還是表面應承,贊嘆溥儀鑒定的高超,溥儀自然不知道王國維什么意思,兩人就繼續(xù)聊了下去,隔天,王國維特意帶著那幾件古董字畫請幾個懂行的朋友去鑒定,沒想到,溥儀說的那幾件贗品確實是假的,這讓王國維非常佩服。
王國維再一次見到溥儀時問到:為啥你鑒定古董這么準,說哪件假的就是假的,能不能傳授我一下。溥儀愣了一下說到:我根本不知道什么鑒定方法,我只是覺得你那幾件和我家里的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是假的。王國維一下子哭笑不得,沒想到這就是溥儀的鑒別方法。
其實,實踐最好的學習就是熏陶,而熏陶其實就是最好的沉浸式的學習。從事物和我們細細密密的接觸產生的鏈接開始。當這種感覺浸入了血液之后,我們就能夠一打眼就知道對錯。
我們一直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好茶,這是我們的習茶的初心。我們希望我們在有限的人生里喝好茶,和好人相處。初心是每個人都有的,然而,當信息足夠多而雜的時候,我們就會在諸多的干擾中,忘了初心。尋茶味而來,卻收獲了一抽屜的杯子、茶壺……。守著杯子,述說著茶味之美。
味純而正者,其本源也必當純正無染。一旦染著,就有可能目迷五色,不辨西東。
所以,在習茶之時,必定茶要慎選。
那么養(yǎng)嘴的茶需要怎么選呢?
茶有“色香味韻”四個基本的要素。
色,一般來說不是特別的混雜就可以了。
香,聞起來沒有特別的異味雜味。一般來說,任何不舒服的,刺激性的香氣都值得警惕;
味,滑、透、綿、厚、軟、醇、純、爽、甜、甘。當我們從一泡茶里能喝出這樣的感受時,這些茶應該還是不錯的。
韻,長而幽者勝出。無韻,可喝卻不堪品。
養(yǎng)嘴,因之要保證口味的純正,所以,一切有疑問的茶品,都不建議品飲,特別是長期品飲。每一個人的口味都是可以馴化的,長期品飲來源不正,味道并不純正的茶,就會導致我們逐漸適應這些味道,從而接受這些“不正”之味為“正”味。其結果就是讓我們后期再茶品的選擇方向上出現(xiàn)問題。
養(yǎng)嘴,既然是養(yǎng),那么其實也是教育、訓練嘴的一個過程,在訓練的過程還需要悉心保養(yǎng)呵護。既然是養(yǎng),就是點點滴滴。非如此不能也。
正,就是不偏斜,合于道理,純而不雜。在通過大量的刻意的,在有經(jīng)驗的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就可以在浩如煙海的茶葉中,找到自己可以喝、可以品,可以深深地長久去愛的一款茶。
嘴,需要養(yǎng),因為它養(yǎng)的是你的心的精致和敏銳。
你的心需要養(yǎng),因為它決定了你活的意義。
上一個:免費好玩的網(wǎng)頁游戲(網(wǎng)頁游戲免費的)
下一個: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人有哪些

windows11更新一直重啟(win11頻繁死機)
創(chuàng)建阿里云云服務器ecs實例時
CR0603FA3922G 麗智電阻0603 39.2KΩ ±1%
便宜空氣凈化推薦(便宜的空氣凈化器有作用嗎)
魅族手機5怎么連接u盤模式,魅族手機怎樣打開OTG
變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所需文件
檢測人體關節(jié)的磨損性能試驗設備
智能三通道直流電阻測試儀立式機箱結構
機械硬盤怎么分區(qū)合理,硬盤分區(qū)怎樣劃分最合理
PLC產品在汽車行業(yè)里的前景如何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