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時間與方法
嫁接技術(shù), 嫁接時間關(guān)系到建園成敗和建園的成本。 由
于嫁接技術(shù)不過硬, 影響嫁接的成活率、 保存率。 嫁接方法
不同也影響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 嫁接時間可分春夏, 最好
采用春天樹液流動時(4 月 中旬左右) 嫁接。 嫁接時間過早
愈傷組織形成晚, 成活率低; 嫁接晚, 接枝的新梢易受凍害。
因此, 要正確判斷嫁接時間, 一般經(jīng)驗是晝夜溫度平均 10 ℃
左右為最佳嫁接時期。
嫁接方法的確定, 是根據(jù)嫁接工技術(shù)熟練程度而決定。
接枝部位可分為: 中央領(lǐng)導(dǎo)枝的頂端, 第 1~3 輪生枝上端。
如果樹較高, 中央領(lǐng)導(dǎo)枝樹皮厚, 接穗與砧木匹配不佳造成
嫁接成活率低, 所以應(yīng)在 1~3 輪生枝部位嫁接。
嫁接方法以髓心形成層貼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 接穗的
粗度以砧木嫁接部位粗度的 2/3 左右為宜。 用 1 年生枝條上
部 7~8 cm 剪成接穗, 頂端保留 8~10 束針葉, 將其余針葉
沿針葉方向拔掉, 在保留針葉下部 0. 5 cm 左右處切削, 消
面長度 6~7 cm, 深度達(dá)到髓心。 砧木的 1 年生主枝為嫁接
的合適部位, 將嫁接部位的針葉拔掉后, 切削與接穗長度相
等的切面, 深度到形成層。 將接穗與砧木結(jié)合后, 用塑料條
綁緊。 要求切面平滑, 最好一刀完成, 接穗的切面不能大于
砧木的切面長度, 嫁接操作速度要快, 以減少流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