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病毒病防治

發(fā)布時間:2023-09-04
病毒病(virusdisease)顧名思義是由病毒(virus)所引起之病害。植保界過去習慣上常將病毒引起之病害稱為毒素病,依字義上解釋,毒素病應為由毒素所引起之病害。因此容易讓人誤解毒素病乃昆蟲、真菌(霉菌)或細菌所分泌之有毒物質所造成,甚至讓時下農民以為是空氣或水中之污染物所導致。其實病毒乃濾過性病毒之簡稱,國內有些農友稱其為拜拉斯,事實上是英名virus之直接譯音。病毒乃是一種介于生物與非生物間之病原體。其個體之繁殖必須仰賴寄主細胞所提供之酵素系統(tǒng)方能完成,單獨存在下無法自行復制繁衍后代。因此病毒必需在活的寄主細胞內才能復制,寄主細胞死亡其繁殖立即停止,甚至大部份病毒會因而死亡,唯有少部份性質極其穩(wěn)定的病毒可保持活性一段時間,待再次進入新寄主細胞后再進行繁殖,病毒之所以能造成寄主植物之生理失調,就是其遺傳訊息可以改變寄主細胞之正常生化合成機能,并且在消耗寄主所提供的能量下,轉而大量復制病毒本身之顆粒而累積于細胞內。寄主細胞由生理機能發(fā)生變化再加上長期能量損耗,因而逐漸產生病態(tài)現(xiàn)象。
a植物病毒性病害的特征
植物病毒病與其它病原微生物如細菌或真菌所引起之病害不同的地方在于:
1.其它病原所引起之病害大部分造成局部性傷害,且很少是在細胞內繁殖。然而病毒感染其寄主植物后僅在細胞內繁殖,且隨著植物體之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體內全身流竄,因此除了生長點附近的少數(shù)細胞外,全身幾乎所有細胞均會有病毒存在。此種特性造成了藥劑的使用無法有效地治療植物之病毒性病害。目前所知唯有利用生長點組織培養(yǎng),取下小于0.3mm的生長點組織加以培養(yǎng)才有復原該植株之機會,唯其成功率常隨所取下生長點組織之趨小而遞減。
2.其它病原所引起之病害大部分具有主動侵入寄主植物之能力。然而病毒由于存在于寄主細胞內因此其傳播與侵入完全為被動性,必須借助于傷口或其它生物之媒介才能侵入寄主細胞內達到傳播之目的。
b蘭花病毒病的種類、特性及其發(fā)生狀況
截至目前至少有25種病毒曾經被敘述感染蘭科植物,其中以齒舌蘭輪斑病毒(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簡稱orsv)及東亞蘭嵌紋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簡稱cymv)分布最普遍,對蘭花產業(yè)之影響最顯著。綜合過去的數(shù)據(jù),可以被orsv與cymv感染的蘭科植物達30屬以上,幾乎涵蓋所有經濟栽培生產之蘭種。不過根據(jù)zettler等人之調查,在野生蘭株中并未發(fā)現(xiàn)有受orsv與cymv感染之個體,顯示orsv與cymv之所以廣泛存在于蘭園中,主要是在栽培過程中人為之傳播所致。本省已發(fā)現(xiàn)之蘭花病毒也是以orsv與cymv最為普遍,另外還包括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簡稱cmv),及一種未定名的槍彈型病毒(rhabdovirus)。此四種病毒之特性分別介紹如下:
1.齒舌蘭輪斑病毒(orsv)
orsv乃屬于煙草嵌紋病毒群(tobamovirusgroup)之一員,此群病毒的最顯著特性即其性質極為穩(wěn)定,在寄主細胞外可抵抗不良環(huán)境存活相當時日。被orsv感染之蘭株經常于葉片產生黃化條紋或不規(guī)則形退綠色斑塊。黃化或退綠色部位組織有時會凹陷。有些病株花部畸形或出現(xiàn)退色斑,尤其紅色系花朵退色斑常較明顯。截至目前尚未證實orsv可被任何媒介昆蟲傳播,其傳播必須藉由機械性傷口才能侵入,因此任何可能發(fā)生病株與健株間摩擦接觸而造成傷口的機會都有可能傳播orsv。orsv之寄主范圍僅限于蘭科植物,因此由其它植物傳進或傳至其它植物的機會幾不可能。另外,orsv不會經由蘭花種子傳至后代植株,但是若母本是感病植株,則播種時可能將隱藏于果莢組織內之病毒污染組織培養(yǎng)中之部分蘭花幼苗,因此育種交配時最好不要將感病植株充作母本,但病毒不曾經由花粉傳播,因此蘭友仍可將感病毒植株作為父本使用。
2.東亞蘭嵌紋病毒(cymv)
cymv在分類地位上屬于馬鈴薯x群(potexvirusgroup)病毒之一員,此群病毒之性質與orsv相同均極為穩(wěn)定,一離開寄主細胞或寄主細胞死亡均可保持活性一段時日不會立即死。cymv與orsv是危害蘭花產業(yè)最普遍也最嚴重的二種病毒。cymv感染蘭株后主要產生壞疽型病征。但感染cymbidium屬如虎頭蘭或報歲蘭等俗稱國蘭類植物時也會產生黃綠斑駁之嵌紋病征。壞疽型病征可發(fā)生于葉片或花部形成長條斑或不規(guī)則斑塊,對蘭花質量傷害極大。壞疽斑有時只出現(xiàn)于葉片下表面,而不發(fā)生于上表面,此種現(xiàn)象在文心、百斛、萬代及蝴蝶蘭均有發(fā)現(xiàn),因此常被栽培者誤認為真菌感染所致。目前也尚未發(fā)現(xiàn)可傳播cymv之媒介昆蟲,其傳染方式與orsv完全相同。近年來蘭花業(yè)者普遍采取之分生苗組織培養(yǎng)繁殖是造成cymv與0rsv全面發(fā)生之主要原因。cymv之寄主范圍亦僅限于蘭科植物,無法感染其它科植物。
3.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簡稱cmv)
cmv是第三個被發(fā)現(xiàn)危害本省蘭花之病毒。感染cmv之蘭株經常于葉片出現(xiàn)黃化之長條紋,但其它部位病征則很少見,因此cmv對蘭花生育的影響較輕。cmv在本省蘭園中雖有發(fā)生報告,但是其發(fā)生率如何則尚無確切數(shù)據(jù),但估計應不會太普遍。cmv除可經由機械性傷囗摩擦接觸傳染外亦可藉由蚜蟲媒介以非永續(xù)型方式傳播。cmv之寄主范圍相當廣泛,在本省農作物上分布極為普遍,尤其茄科及瓜類作物受感染機會相當高,因此栽培蘭花時,附近最好避免有上述作物存在。
4.槍彈型病毒(rhabdovirus)
在臺灣只有嘉德利亞蘭曾被發(fā)現(xiàn)過有rhabdovirus之感染,其主要危害病征為葉部產生近圓形直徑約1至2公分之深褐色或黑色斑塊。其它蘭屬則未有類似病征之報導。rhabdovirus之顆粒形態(tài)為特殊的槍彈型(bullet-shaped),在自然界中主要經由浮塵子,飛虱類或蚜蟲傳播,不能單由機械性摩擦傷囗接觸傳播。rhabdovirus對蘭花的致病性及其影響程度等信息目前仍然缺乏。但可以確定的是rhabdovirus在各蘭園中之分布并不普遍,此可能與其媒介昆蟲在蘭園中之發(fā)生并不普遍有密切關聯(lián)。
c病毒對蘭花生長之影響
一般而言,當蘭株受病毒危害時可能產生下列幾種反應:
1.保持無病征狀態(tài)。許多蘭花如蝴蝶蘭在幼年期或快速生長期感染病毒時,常保持無病征狀態(tài),直至植株生長趨緩,或者環(huán)境突然劣變例如通風不良或過度悶熱等,甚至植株由于本身開花或經人為受粉結實致使植株衰弱時,病征才會顯現(xiàn)。
2.葉部出現(xiàn)葉綠素著色不均,或產生淺黃色斑塊或條紋。由于葉綠素之減少影響光合作用之進行,一般出現(xiàn)此型病征之植株生育會逐漸減弱,較正常植株矮小。
3.葉片出現(xiàn)褐色斑塊或條斑,且組織會有壞死凹陷現(xiàn)象,竭色壞死部位有時會引起菌類之感染形成嚴重之二次傷害。褐色壞死斑出現(xiàn)之部位隨蘭花種類之不同而有差異,有些蘭花如文心、石斛、萬代及蝴蝶蘭常會發(fā)生在葉下表面,大部分國蘭及嘉德利亞蘭則出現(xiàn)在上表面。此種病征對蘭花質量之影響很大,造成商品價值之損失。
4.病株開花時花瓣上出現(xiàn)著色不均,或產生條紋,花朵畸形,花苞片上出現(xiàn)壞疽斑,花軸變短,花間距及花期縮短等。此型病征并非每種蘭花感染病毒后都會發(fā)生,較感病之蘭種、長期感染極端衰弱之植株或0rsv及cymv復合感染植株才會出現(xiàn)。
d蘭花病毒之傳播途徑
蘭株感染病毒后即無法以藥劑處理方式使之復原,因此防治蘭花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在發(fā)生前預防其傳入,也就是要徹底了解病毒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與來源,全面予以封殺,杜絕病毒傳入之機會。有關蘭花病毒病之幾種傳播方式詳見如下:
1.藉污染病毒之工具傳播蘭花在栽培過程中必須經過移植或分株來繁殖個體或者維持生長活力,期間使用工具的機會很多。由于感染蘭花最普遍的病毒orsv及cymv性質均極為穩(wěn)定,二者在離開細胞后于植物汁液中可以存活很長的時間。當使用工具切割蘭株時,沾在工具上汁液內之病毒即可藉傷囗傳入健全蘭株細胞中造成感染,此乃cymv與orsv在蘭園中最主要之傳播方式。
2.切花時工員之傳播許多蘭屬如蝴蝶、文心及石斛等,常被大量繁殖集中栽植供切花生產,由于切花的過程中工具使用頻繁,如果其中有部分植株感染病毒,則栽培一段時間后病毒病通常會快速蔓延,導致切花產量及質量之降低。
3.植株間摩擦導致之病毒傳播蘭花植株栽培過程中葉片常有相戶重迭擠壓之現(xiàn)象。當蘭株受外力影響如風、澆水、噴灌或人力移動時葉片間經由摩擦而受傷之機會極大,如果栽培場中有部份植株感染病毒,則病毒可藉此方式植株間之傳播。
4.分生組培之全面?zhèn)鞑в胁《局m株經由組織培養(yǎng)的方式快速繁殖分生苗是蘭花病毒全面?zhèn)鞑ヂ又饕蛩?。由于有許多因素使得部分蘭株在感染病毒后并不會立即顯現(xiàn)明顯病征,經業(yè)者之忽略而選為大量分生繁殖之材料,結果所有繁殖之幼苗均為帶毒苗。有時此種幼苗在瓶苗期即己顯現(xiàn)病征,雖然失去商品價值,但不會被繼續(xù)栽植造成更大危害。然而大部份蘭株在瓶苗期通常不表現(xiàn)病征,當這些幼苗被販賣而四處分布時便成為重要的病毒傳染源。
5.種植污染病毒之植株或盆缽所造成之傳播曾經栽植感病蘭株之舊盆缽與植材。常附著有先前植株之老死根部或莖葉之碎片,這些組織碎片上常有殘留的病毒顆粒存在,由于cymv與orsv均十分穩(wěn)定,雖附著在盆缽或植材上仍可存活相當時日,當再次遇到健全蘭株傷囗時則可侵入感染。此種傳染方式在蘭花生產逐漸走向專業(yè)化之趨勢下,業(yè)者與消費者對蘭花之質量要求愈趨嚴格,重復使用老舊植材及盆缽之現(xiàn)象已較不常見。然而個人玩賞家由于經濟
上一個:華為4e手環(huán)怎么用手機找回(華為4e手環(huán)怎么用 使用教程視頻)
下一個:waltron公司編碼器及其售后服務

win10打開新窗口在后面(win10每次打開窗口都是很小)
綠植寓意及擺放簡介
電力變壓器常見故障的分析處理
重裝系統(tǒng)win7要多久(電腦系統(tǒng)怎么重裝win7旗艦版)
監(jiān)理如何做好對塔吊的檢查工作
西門子PLC的子程序
怎么用手機刷root,安卓手機怎么一鍵ROOT
AF0201FR-07127KL,國巨抗硫化電阻器
冷泡茶沖泡法介紹
serto接頭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