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量只能排第二,廣東普洱茶出口量比云南大得多。從1980年開始,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海南、江西等地也在生產(chǎn)普洱茶,多的生產(chǎn)幾百噸,少的幾十噸,甚至幾噸,都來蹭普洱茶出口的熱度。香港人只認廣東與云南產(chǎn)的普洱茶,但為了利潤,還是將其他省份五花八門的普洱茶買過來,轉(zhuǎn)手賣到日本等國。
80年代的普洱茶出口熱,也讓肇慶防空洞倉儲橫空出世,從而終結(jié)了普洱茶只是藏在香港之格局,開啟了90年代臺灣倉、廣東倉、昆明倉、大馬倉等早期地域倉儲熱潮。
之所以出現(xiàn)肇慶倉,是因為80年代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生意太好,要準備的存貨太多,倉庫裝不下,有人打起了防空洞的主意,就誕生了繼香港倉之后全球第二個地域倉——廣東肇慶倉。
據(jù)媒體報道,上世紀80年代,廣東是全國茶葉消費大省,還是茶葉的生產(chǎn)及出口大省,肇慶占廣東省茶葉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作為茶葉貨源基地,肇慶每年為省公司采集茶葉超過2000噸,而當時省公司茶葉年存量約5000噸。貨源多時,各倉庫都堆滿了,剩余的只好堆放在公司內(nèi)的空地上,常常是堆成十幾米高山丘似的,上下用油布包起來,但一遇到陰雨天,就必須提前將貨物轉(zhuǎn)移。
時任肇慶茶葉公司第一任老總的黃總想到一個辦法:租防空洞存放。當?shù)谝慌偷椒揽斩创娣诺钠斩鰝}后,竟受到了香港買家的一致好評。從那以后,防空洞成了存放普洱的寶地?,F(xiàn)在肇慶市城區(qū)已有六七個防空洞用來存放普洱。最有名的要數(shù)七星巖的象山防空洞,近4000平方米的地方,從1985年沿用至今。不少愛茶人士都十分青睞肇慶的防空洞普洱茶。
資料顯示,他們不但藏茶,還利用防空洞恒溫恒濕的特點發(fā)酵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