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生長期間,流膠病是發(fā)生較為普遍的一種病害,若植株流膠過多,會嚴重削弱樹勢,影響正常生長、結果,降低產量,減少壽命,甚至死亡。造成流膠病的原因主要有排水不良(積水)、機械傷口、結果過多、病蟲危害等幾種。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樹勢,起壟高栽,以利排水。酸堿粘性重的土壤,還應進行改良,適當施入石灰粉或過磷酸鈣,鹽堿地注意排鹽。粘性土壤施入爐碴灰或細沙,增強土壤透氣性能,避免桃園連作。2、在生產管理中應注意避免碰傷樹干,若碰傷,可用石硫合劑或多菌靈涂抹傷口。3、合理修剪,早期抹芽,減少枝干傷口,加大主枝角度,剪除主干枝背上徒長大枝及樹冠外圍過密枝,使之通風透光。發(fā)現(xiàn)流膠應立即刮除,鏟除病斑,用石硫合劑或多菌靈、福美砷、煤油涂抹,7天左右再涂一次,嚴重的應多次進行。4、結果過多,使樹負擔過重,不但影響果實品質,也會造成流膠,影響后期生長。所以應及時進行疏果,原則是旺樹少疏,弱樹多疏。5、大部分桃園流膠屬于病蟲危害引起的,按時噴藥很重要。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鏟除枝干上寄生的病菌蟲卵。萌芽后每隔10天左右噴灑殺蟲劑防治蚜蟲、紅蜘蛛、食心蟲、介殼蟲等,并混加殺菌劑,防止病菌侵染,連續(xù)多次進行,至果實采收前半月左右停噴,果實采收后繼續(xù)噴灑。噴藥時應使用噴頭噴霧,把主干、枝、葉正反面均勻噴灑。樹干涂白,防止凍害或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