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乃國之飲品,所以開門七件事里茶的地位舉足輕重。南北方人普遍好飲茶,然而在飲茶方面北方人是比不過南方人的,就如同南方人喝酒比不過北方人一樣,南北差異各有千秋。飲茶與飲酒的習俗或是習慣或是有地域性的,如同南方人清秀婉約和北方人粗獷豁達一樣,這與生活的大環(huán)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行走在江南的大地上,每走一步都是茶的世界,杭州龍井、黃山毛峰、武夷山大紅袍、安溪鐵觀音、太湖碧螺春、君山銀針、六安瓜片、祁門紅茶、彩云之南的普洱等,長江南北沒有不產茶的地方,抑或是名滿天下抑或是默默無聞,但是茶文化卻無處不在。飲茶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種自我的文化提升。每品一種茶都會有一絲禪機去領悟。到福建武夷山你不得不去領略一下大紅袍的神韻。大紅袍是中華大地上名副其實的頭牌名茶,說它是名茶是因為能真正稱得上大紅袍的茶幾乎已經絕跡,幾棵千年古老的茶樹已經作為重點文物予以保護,并被永久性的禁止采摘,政府派有專人把守,據(jù)說解放前有一個排的兵力守護著這幾棵茶樹,可見其珍貴的程度。作為茶的一種,大紅袍做到了極致,它把歷史、文化甚至外交都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有前世的榮耀也有后世的殊榮,這或許就是中國茶文化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南方人飲茶的細膩是北方人望塵莫及的,一道功夫茶就能領略到茶道的博大精深。什么韓信點兵、關公巡城等頭頭是道的名堂,就能把拿起杯子就飲的北方人弄得不知所措,端起在北方人眼里當酒杯都嫌小的茶杯飲茶多少有點不習慣,然而當一杯下去苦澀在喉、兩杯下去甘甜滋潤、三杯下去回味無窮,再飲下去頓覺喜悅的普洱茶出現(xiàn)在北方人面前時,他們多少知曉了南方人品茶的門道。茶是用來品的,品茶就是品人生啊。對品茶,鄭板橋有他的道理,在詩中他寫道:“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心之靜、茶之香??粗宄旱牟铚?,聞著淡淡的茶香,回味悠悠的往事,在這樣的氛圍里你能說這僅僅是在品茶嗎?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是宋代詩人杜小山的詩。以茶代酒是場面上的事,情深意切便茶酒不分,說實在的,茶和酒還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再濃的茶也比不上再寡的酒。酒這個視之如水、飲之如火的液體,迷倒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酒催化了人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酒精的燃燒下誕生了多少壯麗的詩篇,令多少英雄人物折腰于美酒之下。茶禪一味、詩酒文章,古往今來能把酒文章做到瑰麗多姿的只有李白了,這位曠世奇才號稱斗酒詩百篇,不論這個稱號是否夸張,單就一句:“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就把這位大詩人蔑視封建權貴的傲然風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能把酒喝到這樣一種境界的人,上下幾千年也就是這位詩仙了。飲酒飲的是一種豪情和膽氣,淺斟酌飲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
把酒對月是最為灑脫的豪邁,萬事皆休、身心皆空是禪意修煉頂層的表現(xiàn)。還是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對美酒的向往、對人生的深刻理解,這位一生須臾不離美酒的曠世奇才真正寫出了酒的內涵。舍棄一切的浮云虛妄,他又寫下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一個人把酒喝到這個份上才能算是酒家。
然而,在中國多少人愿意回歸到生活最初的樣子,想象著清早的第一縷陽光,看見在乎的一切都那么觸手可得,端來茶壺悶上一些好茶,抿嘴一笑,一輩子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