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是一種有機的膠狀物質,是生物體內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酶絕大多數(shù)是由蛋白質組成。所有生命體活動中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反應過程。它不僅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等生命活動的一種必需物質,而且也參與所有的生命活動。如思考問題,運動,睡眠,呼吸,憤怒,哭泣或者分泌荷爾蒙等都是以酶為中心的活動結果。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細胞新陳代謝包括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如果沒有酶,我們人體的新陳代謝將無法進行,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的五大營養(yǎng)素都將變得對機體毫無用處,生命現(xiàn)象將會停止。因此,酶對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很多人將它稱為“活著的物質”,“掌握所有生命活動的物質”。
我們人體——包括哺乳動物的細胞就含有幾千種酶。我們平時享用的食物必須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才能透過腸壁,被組織吸收和利用。在胃里有胃蛋白酶,在腸里有胰臟分泌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
普洱茶的原料——大葉種茶就含有多種酶系。普洱茶在發(fā)酵過程中所依賴的微生物也是生產(chǎn)酶的“生力軍”。普洱茶最大的功績就是它所有的發(fā)酵過程都是在常溫下進行的。這就為我們存儲了豐富的酶。因為酶有一個特性,就是忌諱高溫。絕大多數(shù)的酶超過六十度就失去活性。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再反對制作普洱茶要杜絕“烘青”工藝,提倡傳統(tǒng)的“曬青”工藝的原因。
酶促發(fā)酵是普洱茶陳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發(fā)酵形式,也是普洱茶發(fā)酵的精髓。
讓我們以普洱茶解油膩、消食快的特點為例,看“酶”的作用。
凡是品飲過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飽食大魚大肉之后品飲普洱茶,消食的速度極快。過去,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普洱茶消食、解油膩的原因,是普洱茶內含的咖啡堿刺激人的胃腸蠕動,從而達到快速消食這一效果。但真正的原因不是這點。
科學家曾經(jīng)作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幾個肉片裝在金屬絲籠內,給老鷹呑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取出小籠,肉片不見了。于是動搖了在此之前的胃腸蠕動消化的說法。認識到胃液中有某些可以消化肉類的物質存在。其中就有胃蛋白酶、糖化酶等。這個實驗也間接否定了普洱茶內含咖啡堿刺激胃腸蠕動助消化之說。
普洱茶在發(fā)酵過程中,其固有的纖維素酶與果膠酶,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這些衍生物不僅有糖化酶,還有其它與人體胃腸的生物酶系產(chǎn)生反應的酶類,增加了胃蛋白酶的分泌,促進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對蛋白質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強,增強了人體消食功能。因此,普洱茶具有解油膩與消食快的特點,是普洱茶傳遞給消費者第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