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要點
隨著現代城市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正在建設。城市規(guī)劃中給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問題。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中,設計人員要結合現代先進給排水技術與系統(tǒng)建設的實際需求,嚴抓給排水設計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制定相應的設計方案,對給排水設計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與完善,以確保城市給排水工程的順利進行。
1、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1)水表安裝不符合要求,當樓層各戶水表集中布置在水管井處時,由于管井尺寸的限制或者施工工藝欠佳,使得水表相鄰距離或水表外殼距墻內表面距離過小,造成了抄表和維修的不便。并且水表前后直線管段長度不符合規(guī)孔規(guī)定,影響了水表運行的準確度。有些工程為考慮抄表方便和美觀,將各樓層各戶的管道總閥門和水表均設置在首層的公共地方,當住戶維修室內管件或被人誤關總閥門時必須到樓下檢查處理,容易造成糾紛和麻煩。較好的做法是水表每層集中設于管道間內,分戶水表整齊靠于墻面。其優(yōu)點是外形整潔美觀,管路短捷,阻力小,維修更換方便,不受曝曬和污染造價較低,與相關專業(yè)容易協調。
2)生活水池的溢流管管徑選擇不當,并且無防污染措施:部分工程水池溢流管的管徑小于進水管,出口直接伸入集水井中,而且無設置網罩。這樣當水位控制器失靈時,不能保證將多余的水從溢流管順利排出,不致從水池頂蓋滿溢。另外,出口伸入集水井中無設置網罩,會使積存的臭氣回流至水池或者老鼠等動物順著管道進入水池,污染水質。合理的做法是溢流管的管徑應按排泄貯水池最大流量確定,并宜比進水管大一級。溢流管的出口應設置網罩或溢流閥,溢流管的排水方式宜采取二次排水方式,即先流至地面水溝,再經過水溝流入集水井內,通過空氣隔斷來防止污穢氣體污染水池水質。
3)對于有分支管或管接頭的管道來說,產生滲漏的機會較高。因此在衛(wèi)生器具集中的廚房、衛(wèi)生間內,宜采用分水器多支路單向布管方式,將每一根配水支管直通到配水點與衛(wèi)生器具和從龍頭等連接處,以減少或取消在暗敷管道中使用劣支管或管接頭。
2、管材選用
在室內排水設計中,可以考慮使用超級靜音排水管,要盡量使排水立管遠離臥室和客廳,以減少對居民用戶的噪音污染。管道安裝過程中,應防止油漆等有機污染物與管材、管件接觸。安裝中斷或完畢的敞口處,一定要臨時封閉好以免雜物進入。超級靜音塑料管道安裝時還要注意搬運和安裝管道時應避免碰撞到尖銳物體,以防管道破損。
3、管道敷設
(1)給排水立管的敷設
在高層建筑中通氣系統(tǒng)在排水系統(tǒng)中占有重要地位。實踐和理論都說明:高層建筑排水系統(tǒng)功能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排水管道通氣系統(tǒng)是否合理。超過10層的建筑物,底層的衛(wèi)生器具,應單獨設置排出管或排入提升系統(tǒng);超過20層的建筑物,宜將地面以上最底下的2層~3層的衛(wèi)生器具設立管單獨排出;地下車庫應設帶有格柵的地溝和連接地溝的排水管,以便排除沖洗地面水、洗車水、噴淋裝置和其他消防排水,并設置泵房或泵坑,排水泵的排水能力宜≥10l/s;高層建筑的雨水系統(tǒng)和生活污水系統(tǒng)應分流排出。
(2)給水支管敷設
塑料給水管材以其衛(wèi)生、美觀、耐腐蝕性好的優(yōu)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塑料給水管道力學性能差、明裝易變形,影響美觀,易受碰撞損壞,防火性能也較差。暗裝不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還可提高其耐老化性能。因此,在條件許可時,應采用暗裝。如不能暗設時,立管應布置在不易受撞擊處,并在管外加保護措施。新建住宅中分戶支管至用水點間管道一般敷設在墊層內。由于目前地板采暖方式應用較為普遍,而強、弱電管線有時也會設在墊層內,應注意與暖、電等相關專業(yè)協調。交房時應在敷設給水管道的位置作上明顯的標記,以免裝修時破壞給水管道。
(3)排水支管敷設
塑料排水管材與鑄鐵管相比較具有水力條件好、耐腐蝕、質輕、美觀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其噪聲問題比較突出。對此一方面采用低噪聲管材,如芯層發(fā)泡管、芯層發(fā)泡螺旋管等;另一個方面可以將管道暗裝在管井、管槽內。排水管道的敷設可采用衛(wèi)生間地面樓板下沉,污水橫管設于本層下沉板以上的戶內的方式。這種方式要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嚴格做好衛(wèi)生間地面的防水處理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處理,所有給排水管道應經嚴格的注水試驗后方可隱蔽管道,以避免上層衛(wèi)生器具漏水影響下層用戶。
4、衛(wèi)生間器具布置
衛(wèi)生器具的選型必須注意其使用條件,并根據其額定流量和工作壓力要求配置適當的給水管道,才能達到使用功能要求。在工程設計中,應千方百計采取經濟可行的技術手段,如減壓調壓、分區(qū)供水、合理壓縮管徑等,盡可能把衛(wèi)生器具工作壓力控制在0.20mpa~0.30mpa的最佳范圍。
5、水箱和水池的設置
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設計人員應根據規(guī)范要求將生活、消防水池(水箱)分建,同時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積極與自來水公司聯系,取得相關的供水資料,充分利用所在地域管網供水能力,從而縮小水池容積,改善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