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均可嫁接,春季主要是枝接,一般在樹液開始流動、芽萌動前2〜3周嫁接為好;夏季主要是嫩枝嫁接和芽接,仙人掌類.、杜鵑類、山茶類都適合夏季嫁接,因種類及地區(qū)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在6〜9月份進行;秋季各種園林苗木的新梢已基本停止生長,芽較飽滿,養(yǎng)分充足,形成層仍處于活躍狀態(tài),易于嫁接和愈合,但不能過晚,以免接口愈合不好而難以越冬;在有保溫設施的情況下,冬季也可以嫁接:,江浙一帶的五針松、紅楓等多在冬季嫁接。
枝接的時期
枝接一般在早春樹液開始流動,芽尚未萌動時為宜。南方落葉樹在2〜4月份;常綠樹在早春發(fā)芽前及每次枝梢老熟后均可進行。
芽接的時期
芽接可在春、夏、秋三季進行,但一般以夏秋芽接為主。絕大多數(shù)芽接方法都要求砧木和接穗離皮(指木質(zhì)部與韌皮部易分離),且接穗芽體充實飽滿時進行為宜。落葉樹在7〜9月份,常綠樹9〜】1月份進行。當砧木和接穗都不離皮時采用嵌芽接法。
6.1.5嫁接的方法
嫁接繁殖的種類很多,按所取材料可分為芽接、枝接、根接三大類。根據(jù)砧木和接穗的直徑大小及嫁接方式,枝接又可分為切接、劈接、舌接、插皮接、靠接等方法;芽接可分為“丁”形芽接、嵌芽接、方塊形芽接等方法。
枝接
把帶有數(shù)芽或1芽的枝條接到砧木上稱枝接。枝接的優(yōu)點是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快。在砧木較粗、砧穗均不離皮的條件下多用枝接,如春季對秋季芽接未成活的砧木進行補接。根接和室內(nèi)嫁接,也多采用枝接法。枝接的缺點是,操作技術不如芽接容易掌握,而且枝接消耗的接穗多,對砧木粗度有一定的要求,嫁接時間也受到一定限制。常見的枝接方法有切接、劈接、揺皮接、腹接和舌接等。
(1)切接
此法是園林楨物在嫁接繁殖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圖6-3),適用于根莖1〜2cm粗的站木嫁接。
①削接穗。選取一二年生充分成熟、生長健壯的枝條.截成6〜9啦、具有2〜3個芽的枝條作接穗。把接穗下部削成2個削面,1長1短,長面在側(cè)芽的同側(cè),削掉1/3以上的木質(zhì)部,長3011左右的斜面,在長面的對面削一馬蹄形小斜面,長度在10^左右,使之成為不等邊的楔形。削面必須平滑,最好是一刀削成。
②砧木處理。在離地面】0〜20 cm處剪斷砧干。選砧皮厚、光滑、紋理順的地方,把砧木切面削平,然后在木質(zhì)部與韌皮部之間(即稍帶木質(zhì)部處)向下直切。切口寬度與接穗直徑相等,深一般2〜3cnu
③插接穗。將接穗大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準靠齊。接穗插人的深度以接穗削面上端露出0.5001左右為宜,俗稱“露白”。若接穗較砧木細,不能兩邊都對齊時,須對準一側(cè)形成層。然后用塑料薄膜自下而上扎緊,要將切縫和截口全都包嚴實,或在接口處封泥或接蠟,這樣可兼有使形成層密接和保濕作用。注意綁扎時不能觸動接穗,以免雙方形成層錯開。成活并長牢后,松開扎縛物,注意既不宜過早,也不能過遲,否則砧木在加粗生長時,扎縛物嵌入砧皮,會造成不良后果。
(2)劈接
也稱割接法,是一種也老的嫁接方法,常用較粗的砧木。對于較細的砧木也可采用,如用于菊花等草花及杜鵑嫩枝等的花卉嫁接,并且很適合于果樹高接(圖6-4)。
圖6-4劈接
1一接穗正面;2—接穗反面:3—側(cè)面;
4_站木劈口;5―插人
①削接穗。把采下的接穗去掉梢頭和基部不飽滿芽的部分,截成長5〜8(^,至少有2〜3個芽的枝段。然后從接穗下部3011處削成兩個對稱的楔形削面,削面長2.5〜3咖,接穗的外側(cè)應稍厚于內(nèi)側(cè)。接穗的削面要求平整光滑,使兩面形成層連接愈合,粗糙不平的削面不易緊密結(jié)合.影響嫁接成活。削接穗時,應用左手握穩(wěn)捧穗.右手推刀斜切入接穗。推刀用力要均勻,前后一致,推刀的方向要保持與下刀的方向一致。如果用力不均勻,前后用力不一致,會使削面不平滑,而中途方向向上偏會使削面不直。一刀削不平,可再補一兩刀,使削面達到要求。
②砧木處理。將砧木在離地面一定髙度、光滑處剪斷.并削平剪口。截口的位置要使留下的樹樁表面光滑,紋理通直,至少在上下6cm內(nèi)無傷疤,否則劈縫不直,木質(zhì)部裂向一面。待砧木剪斷后,用劈刀在砧木的橫截面中心通過髓心畫直向下縱劈,使劈口深2〜301^注意劈時不要用力過猛,要輕輕敲擊嫁接刀刀背或按壓刀背,使刀慢慢往下切;不要讓泥土或其他東西落人切口內(nèi)。
③插接穗。用劈接刀的楔部撬開切口,將削好的接穗輕輕地插人砧木劈縫,使接穗厚側(cè)面在外,薄側(cè)面在里,然后輕輕撤去劈刀。插入時要特別注意使砧木形成層和接穗形成層對準。一般砧木的皮層常較接穂的皮層厚,必須使形成層對齊。要“露白”。這樣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接觸面較大,有利于分生組織的形成和愈合。較粗的砧木可以插2個接穗,一邊一個。接穗插入后用塑料薄膜條綁緊。
(3)靠接
靠接法又稱誘接法(圖6-5〉。此法多用于一般嫁接法不易成活的園林苗木,要求砧木與接穗均為自養(yǎng)苗木,且粗度相近,嫁接前還應將兩者移植到一起,操作較麻煩,也不便于大量繁殖??拷訒r間沒有嚴格限制,凡在苗木樹液流動期間,隨命可行。落葉苗木可在葉片生長旺盛時進行靠接,常綠椬物則多數(shù)在夏季5〜6月間即梅雨季節(jié)進行。
靠接的特點是:接穗可以不剪離母株,可依
靠母株獲得養(yǎng)分和水分,砧木也不需要剪頭。
方法:先將盆栽的砧木靠近接穗母株旁邊,兩者之間的位置與距離要適當,然后各選近旁光滑無節(jié)的枝節(jié),削去皮層,各削一個相同大小的接口,深達木質(zhì)部,再對準形成層,或至少一側(cè)形成層密接,把兩個切面合在一起,用塑料薄膜條扎緊,約經(jīng)三四個月以后,兩個枝條的切面即可完全愈合。待愈合成活后,將作砧木的在愈合處上端剪斷,作接穗的在愈合處下端剪斷,即形成獨立的苗木。如白蘭、含笑、桂花、臘梅、柑橘等常用此法。
此法常用于葡萄的枝接,一般適宜砧徑1cm左右粗,并且砧穗粗細大體相同的嫁接(圖6-6)。
方法:在接穗下芽背面削成約3cm長的斜面,然后在削面由下往上1/3處,順著枝條往上劈,劈口長約1哪,呈舌狀。砧木也削成3咖左右長的斜面,斜面由上向下1/3處,順著砧木往下劈,劈口長約10^和接穗的斜面部位相對應。把接穗的劈口插入砧木的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舌狀交叉起來,然后對準形成層,向內(nèi)插緊。如果砧穗粗度不一致,對準一邊形成層。結(jié)合好后,綁縛即可。
插皮接
插皮接適用于根部嫁接、近地面嫁接和高接,是枝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最高、應用也較廣泛的一種嫁接方法(圖6-7)。 。
個切面,在基部對面再削一個長度約0.5cm的小切面?zhèn)溆?。然后在砧木上選擇平滑無分枝的一面,用嫁接刀從上口起縱切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長度約2.50^。切完后,將削好的接穗自上而下插人砧木的皮層和木質(zhì)部之間,注意長面朝木質(zhì)部。插入深度以接穂上方露出0.3011切面(露白)為宜。最后用塑料膜綁縛嚴緊即可。
一般一棵樹上可接4〜6個接穗。中央主干上的嫁接部位要高于主干上的嫁接部位,主干上的嫁接部位要高于側(cè)枝上的嫁接部位。為了樹體營養(yǎng)的需要,側(cè)枝上的嫁接部位要靠近主干,主干上的嫁接部位要靠近中心干。如果主/側(cè)枝較細,就離主干/中心干近一點,反之相反。
i
1
(6)其他枝接方法如圖6-8至圖6-9所不。
5.2芽接
凡是用一個芽片作接穗的嫁接方法稱芽接。芽接的優(yōu)點是操作方法簡便,嫁接速度快,砧木和接穂的利用都經(jīng)濟,一個芽就能成一個新植株,對砧木的粗度要求也不高.一年生砧木苗即可嫁接,而且容易愈合,接合牢固,成活率高,成苗快,可以迅速繁殖出大量苗木。適宜芽接的時期長,且嫁接當時不剪斷砧木,并且還可進行補接。但芽接必須在木本苗木的韌皮部與木質(zhì)部能夠剝離時方可進行。常用的芽接方法主要有;“丁”形芽接、嵌芽接、方塊形芽接等。
“丁”形芽接
也叫“丁”字形芽接和盾形芽接“丁”形芽接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嫁接方法,也是操作簡便、速度快和嫁接成活率最髙的方法(圖6-10)。芽片長1.5^〜2.5cm,寬0.6cm左右;站木直徑在0.6〜2.5011之間,砧木過粗、樹皮增厚反而影響成活率。月季、梅花、碧桃等常用此法。
①取芽片。左手拿接穗,右手拿嫁接刀。先在剪下的枝條上選擇中部健壯飽滿的芽,在芽上方0.5cm處橫切一刀,切透皮層,深人木質(zhì)部
1(^左右,橫切口長0.8011左右。再把刀從芽下方1〜1.2011處用力深達木質(zhì)部向上斜削一刀,至芽上方的切口為止,與芽上的橫切口相交。然后用右手摳取盾形芽片。如果芽片帶有木質(zhì)部,應剔除木質(zhì)部。
②切砧木。在砧木距地面5〜10 011處,選一處光滑無分枝的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