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壤是我省分布面積最廣,在生產(chǎn)利用上重要的土壤類型之一。據(jù)統(tǒng)計,全省紅壤總面積1080。7萬hm2,占全省總面積的 64.48%,其中紅壤丘陵區(qū)約占土地面積的43%.紅壤丘陵區(qū)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間的地貌類型,分布于海拔50-500沒,其有機質含量不高,有機質層不太明顯,酸性強,抗逆性差,極易遭到?jīng)_刷.因此,尋找并研究行之有效的覆蓋植物是必需解決的前提. 本文以百喜草為材料,并結合鄉(xiāng)土草種、引進草種進行比較,實驗分析其中植后對紅壤理化性質的改變、對紅壤各種缺陷能否改善等多方面的論證百喜草在丘陵紅壤中改土保肥作用。 1 1 材料和方法 1.1 1.1 幼齡桃園在百喜草的種植影響紅壤理化因子處理方法. 該實驗在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徑流實驗小區(qū)內(nèi)進行,小區(qū)坡度為12 ,共有8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125m2,(寬5m,長25m),桃樹行距6m,株距1m;其中二個處理為修造梯田(25m斜坡做了4個水平梯田),梯田梯面裸露,梯壁上有種植喜草與初露兩個處理。另六個處理為順坡開墾種桃樹,說個處理分別為全園種植在百喜草:除桃樹冠 滴水線以內(nèi)不種百喜草,剩下面積全種:百喜草草帶+花生:桃樹行距中間種50cm寬百喜草草帶,再于兩側各種50cm寬花生;百喜草帶狀覆蓋:在桃樹行間,離桃樹種植點1.5m處以外,都種植百喜草;全園種植假儉草:桃樹滴水線以外全種假;全園裸露:除種植桃樹以外,包括雜草在內(nèi)都清除;香根草草帶+大豆:同百喜草草帶+花生處理,只是百喜草改為香根草,花生改為大豆。自草類及桃樹種植后,只拔雜草,均未采取任何機械松動土壤。分析土壤理化性質的土樣抣來自隨機采樣。土壤全氮采用開氏法測定,速效磷采用鉬蘭比色法測定,速效氮采用乙酸銨-火焰光度法測定,ph值采用電位測定,環(huán)刀法測容重。